好多人,沟通出了问题。我们会习惯说,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问题,就好了。
说得没错,可是问题是,要换位思考真的是挺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而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一下问题的人越来越少。那,就任由尴尬继续、误解继续下去吗?
其实,很多沟通都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先后顺序出了问题,适当转变一下,就能解决了。
杨小姐和鲁先生都是我的朋友。杨小姐工作能力超强,不自觉地就变成了性格强势的女强人。鲁先生文科出身,喜欢较真。在原公司业绩一直很好,慢慢地也开始有些桀骜不驯。鲁先生打算去杨小姐的公司工作,经由我的引荐,得偿所愿,成为杨小姐的下属。
本以为都是朋友,一起愉快工作就罢了,没有想到鲁先生去了一个多月,就出问题了。
杨小姐和我诉苦,直接就问:“你的朋友靠谱吗?究竟是什么性格?怎么这么桀骜不驯、不听管教?”鲁先生更加苦恼,疑惑地说:“我的业绩也还可以,也很努力在学习业务了,为什么杨小姐还是看我不顺眼,各种吹毛求疵?”
两个人相安无事的时候,眼里就没有什么沙子。等有了隔阂的时候,哪哪都是不顺眼。
这和伟大的运动员当不了好教练有些类似。杨小姐的业务能力太强了。在她看来,鲁先生怎么这么笨?讲了两遍还听不懂?实际上,鲁先生刚入行,两遍怎么可能听得懂呢?
从来就不会有人主动看到自己的问题。即使别人指出来了,人们还是选择不去相信。鲁先生在原单位骄傲惯了,加上爱较真的性格,给人的感觉就是谁的气都不服。他刚好碰到的又是杨小姐,他去和杨小姐解释自己的虚心和耐心。这种解释连我都勉强能说服自己去接受,杨小姐能相信?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他们两个没有坏心,都是好人。问题出在哪里了?能不能扭转局势?
我和鲁先生喝酒,我想着尝试一下,虽然我知道要扭转局势很难,已经这个样子了,还能怎样呢?要扭转这个局势,最起码要改变一个人的思路。改变一个有工作经验、读过不少书、内心已经很笃定的人得有多难?
酒喝了三个多小时,鲁先生一直在尝试着确定一个事情,就是在朋友的眼中,他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桀骜不驯的。他向我提问的时候,皱着眉头非常严肃,提问的语气很是强硬并且直来直去一点都不婉转。我总结了一下,说是的,你给我的感觉就是那个样子。
他肯去求证这一点,想必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我能感觉出来。
最后我说,兄弟啊,你把顺序搞反了。你们现在的对抗局面是因为你把角色的定位颠倒了。你觉得你们是同事,然后才是朋友,所以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其实,你们是朋友,然后才是同事,你想想你如何和朋友相处,然后再考虑怎么样共事?
过了没几天。杨小姐问我:“什么情况?”那天你们聊了点啥?我说没事。放下电话我就问鲁先生:“你们没事了?”鲁先生说:“嗯,我们现在关系挺好的。”
杨小姐和鲁先生的故事是个例吗?
听一个关于婆婆和媳妇儿的故事。
婆婆是农村出身,农村出来的老人在大院子里敞亮惯了 ,不愿意住城市的居民楼,憋屈的慌。
婆婆身体不适,儿媳儿好说歹说把婆婆劝到市里来看病。一听说要来市里居住,婆婆心里很紧张,说:“我不看了?”儿媳儿特别不理解,有病为什么不看病?好心好意邀请老人过来瞧病为什么不来呢?
其实是婆婆不愿意在市里居住。她一听说要来市里居住,先考虑的是在市里居住的不便和焦虑,而把看病放在了后面。儿媳儿考虑到老人有病一定要赶紧瞧病,而把婆婆住不惯市里放在了后面。
本来都是为对方好,因为把考虑问题的顺序搞反了而让事情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效果,真是可惜!
你们是朋友,然后才是同事。做到了,如杨小姐和鲁先生,也能愉快地共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