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知非的第37篇原创----每周更1
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有这样的神操作,业务精英直接被提拔为管理层,这些人根本不会管理,领导觉得这东西多给培训培训就会了。
于是他们参加各类培训班,买书,钱也花了不少,到最后学了很多花里胡哨的管理方式,但是绝大多数方法,在现实中用的效果甚微。
真实的案例:
我们公司有一个员工属于元老级的,公司刚开始成立的时候都有他。
他长得阳光帅气,个子180.可他就是不喜欢说话,有什么事情喜欢低着头闷着,反正也不表达对还是错,顶多就是“嗯”。
好在做事很踏实认真,业绩还不错。但是这两年以来,进步很缓慢,不进反退。
管理者就觉得他在公司待了5年了,可能身心比较麻木了,想让他去其他部门学习,学点新鲜东西,对他也好,对公司也好。
就让他调岗,果不其然,他和平时一样沉默着“嗯”,和往常一样丝毫看不出开心或者不开心。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的时候就递交离职申请书了。
很多人都没想到,结果怎么会这样,一直以为他是一个顺从的人。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当时在公司是为数不多的第一批员工,拥有公司很高的原始股份,并且一年不算工资,光是期权股份也有几万-10几万左右。
一旦离职,所有股份就会被收回,无一例外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没有人不觉得他走的是很可惜的。
因为外面的工作根本达不到这样的综合薪水。
他说自己想回老家找份工作,觉得这份工作干腻了。甚至高层领导出面答应他,让他回去休息1个月,如果依然还是不想来公司了,在决定是否辞职。
但是他都拒绝了,他执意要离职,而且执意要第二天就走。
还有更意外的是,他说自己对这个离职的事情已经思考了半年,不知道是受了委屈,还是真的想回家了。这个无从说起,因为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会再多说什么了。可能是因为心灰意冷,或许是因为受了委屈。
这件事管理层反思了下,确实是忽略了和他的沟通,他的想法已经有半年了,但是直接管理却一直不知道,也从未找他沟通过,也没察觉到任何问题。
或许他在1年前都开始在思考该走还是该留,他纠结了很久,他对公司依然存有很多幻想,可能希望管理注意到他;但是没人去发现他,没人和他沟通,才导致他最终下那么大的决心,损失那么多,依然要走。
说到这位管理人员也很积极呀,每年花在管理培训上的费用都超过1万,你要问他真正管理能力提升了没有,反正没看到表现出来有多大的提升。
因为不经常沟通,失去了一个元老级别员工,而且对公司有特别贡献的人,对公司特别衷心的人,对团队和对他自己都是损失。
未来这种员工很多,现在90后,00后,都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不找我沟通,我肯定不会找你聊的。
但是作为管理者,你该如何了解他的情绪,及时疏导呢?
所以说:
想要搞好管理的本质,是需要懂得 “人”才行。
懂“人”包括两点:
1、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先一步替别人想到,学会换位思考。
2.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影响他人,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其中最难的,也是当今社会最缺的就是共情能力。
能够迅速理解一个人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背景,让他信任你,而且你能够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是一个很稀缺又刚需的能力。
二:李佳琪 珍贵又稀缺的共情能力
去过李佳琪直播间的人,大概都能感受到这点,就是你刚冒出来的想法,他都能准确地替你表达出来。
有一次,我只是去佳琪直播间看看而已,但是我不知不觉就买了很多产品,在准备下手一个防脱发洗发水的时候,我有点犹豫。为因为我头发还不至于买防脱发的,我怕没什么效果。其次, 我晚上买了很多原本没想买的东西了。
这时候李佳琪在直播间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他说:“大家不缺的,用不着的,千万别拍,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瞬间我觉得很暖心,说到我心里了。
他特别理解我,他是真心为我着想的一个人。
在当今社会人人都一心想骗你兜里的钱,但是李佳琪一心想着为你节省钱,还时刻提醒你别买多了。
那个女生能不喜欢他吗?
卖化妆品专业的人很多,但是有李佳琪这样的共情力的少之又少。
这就是他之所以被大多数客户喜爱的最主要原因。
后来也很多人模仿他的这个点。模仿终究是模仿,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那些人终究走不远。
古代优秀管理者 都有那些特质?
古人做领导,有宋江那样具备强大的共情力,也有朱元璋具备天才级战略思维,且决策力特别强悍的人。
朱元璋个人战略眼光超高,所有战役都是按照他推演的轨迹走的。大家都反对他的方案没有一个人支持,唯独他坚信自己的战略是对的。
他在当时敢于先与强大的陈友谅决战,料定张士诚目光短浅不敢来援救,不足以构成威胁。就是这次战略,朱元璋阵营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种天才战略人才,我们一般管理者是没有这样的眼光和天赋的。普通人要想做到像朱元璋那样指点江山,特别难,有时候还需要一些天赋。
我们普通人想要做好管理就是让自己拥有共情力。
让自己拥有共情力,就是多沟通多倾听。(你至少每天都要找一个人沟通,无论正式是否)
做管理其实很简单,只用学会这一个方法,你就打败了绝大多数人。
具体措施:
1.至少每天找一个人沟通,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吃饭的时候。开始先强调自己完成的数量。
2.沟通最重要的是倾听,你要安安静静不打断别人,至少听别人说5分钟。
3.沟通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他的需求,对目前工作的看法,有哪些需要帮助的。
4.沟通最重要的是 真诚,真诚去沟通,打开心扉,而不是去责备别人。
5.之后多记录,分析,反思,作为下次改进沟通的基石。
不要怕自己沟通的质量不好,先做数量,就跟我们开始学习刷牙一样,你先要保持的是每天刷牙,再去强调刷牙的质量。
不用每次都正式沟通,无论正式不正式,都可以。
总之:管理不用学很多花招,也不用参加很多培训班,从现在开始 真诚地去多和下属沟通和上级沟通;
你就已经领先了绝大多数的管理者,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是正确的。
有什么比选择正确的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