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问题是社会中突出和广泛的矛盾;一切社会问题多多根源又是经济问题,社会阶层构成的基础也是经济;不同的阶层和经济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决定了伦理价值观。
阶层
古代社会阶层大致有三:豪族地绅、士人、底层。对土地这种最基本经济资源的拥有与否及多寡,是阶层分割最根本原因。豪族地绅掌握着土地资源,是统治支配阶级;底层民众拥有极少土地,大都是佃户,也就是帮豪族,帮国家种土地,自己从中拿一点;士人是中间阶层,拥有土地则上升,没有土地则下降,完全取决于自身科举成功与否。士人阶层根据形势变化,在上下两个阶层摇摆,就像是墙头草,也因此很难获得上下两个阶层的完全信任。
经济
古代社会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看天吃饭。自然灾害来临时,欠收导致农民没有活路,不得不迁移,这就形成了流民,古代社会动荡都是受自然灾害的流民。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然形成不了规模,不能科学的合理种植,充分利用土地,产量也就有限,没有什么余粮。其实当时对应小农经济的是大农经济,也就是豪强地绅的土地,但他们雇佣佃农来耕地,尽管可以统筹,可不免代理人危机,实际上就是佃农没有精细耕作的动力,土地肥力也被滥用,导致地逐渐荒芜,这样生产力也一直上不去。而且,由于小农经济,生产力也一直上不去,因为所需要的劳动力是固定的,在太平一点时间后,必然出现人口过剩,多余的人口没地方去,去城市?城市也是消费型社会,仅有的手工小作坊对人力要求也少,那这些多余人口反过来又压低了农业用人的成本,就没有发展农业技术了动力了。
伦理
什么样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什么样的伦理价值观念。对于地主豪强和士人,他们讲究“忠孝”,不仅仅因为他们受儒家教育,也是因为他们的土地财富是继承而来,忠孝观念有利于保证他们的既得利益。对于流氓混混来说,是讲究义气,为什么呢,出生贫苦,又四处漂泊,既没有祖产可继承,也没有家人相助,因为朋友和兄弟才是值得依靠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出门在外靠朋友,所以义气就成了他们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不是忠孝。这里有人会说,混混都拜关二哥!他们也讲忠,可实际上,混混是最谈不上忠诚的,一来不同流氓团体火并多,不是你兼并我就是我收拾你,忠诚是要送命的,而且流氓团体都是没日子可过的,活不下了才铤而走险,都没饭吃的时候讲忠诚?那就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