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来广州越秀山,都会在五羊雕塑前留个影,或者在中山纪念碑的总理遗嘱前拍个照。五羊石雕是广州的标志,与它合个影,是表示自己到过广州的最好证明。这件石雕作品巨大而又生动,站在它的面前,很容易被它极富表现力的造型所感染,并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走进了那一个遥远而又美丽的传说:两千多年以前,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凉,人们终日辛劳不得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彩色衣裳,骑着五只口衔谷穗的羊飞临广州。仙人把谷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说罢,腾空而去,留下了五只羊化为石羊。从此,广州这个地方就成了富饶的地方,广州因此得名“羊城”、“穗城”。人们想过上和平美好富足的生活,这个愿望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过改变。
中山纪念碑可以说是越秀山的地标,它位于山的最高处,从不同的方位都能够看到它。在绿树的环抱下,它看上去很简洁,并不是特别显眼,但感觉非常有味道。它的周围虽然都是茂密的树木,但它的存在,并未觉得很突兀。碑的正面刻有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具体内容如下: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这个期待其实就是古老的五羊传说中所表达的想法的延续,面对繁华的广州城,面对强大崛起的中国,孙中山一定会为自己的遗志变成现实而感到欣慰吧!
越秀山还残留着一段明城墙,墙头上长出了大树,墙壁上则布满了大树的根茎,就像老人手臂上暴露的青筋。这段仅存的明城墙长约1000多米,上面的每一块砖石都是明朝原装的,所以显得十分珍贵。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得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里的人们,有了与600多年前的明朝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由于年代十分久远,古旧的墙体上已经爬满了青苔,这其实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此段城墙能够完好地保存到现在,一定是经受住了时间的冶炼。沿着城墙边漫步,茂密的树木为正在晨练的人们送来了一片片清凉。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自己确仿佛走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一提起城墙,很容易让人想到长城,在中国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城墙,其实城墙就是中国人精神和意志的象征。凭着这股子劲,无论道路多么艰险,我们远大的计划最终都能实现。
位于越秀山蟠龙岗的四方炮台遗址是个不能忘记的地方,这里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具体发生地。清道光21年(1841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腐败无能,炮台被英国侵略军占据,并在此设立英军司令部。广州北郊三元里等一百零三个乡的群众同仇敌忾,挥戈御侮,于1841年5月30日引四方炮台之敌至牛栏岗以围歼,翌日数万群众复包围四方炮台,准备全歼敌人。由于广州知府余保纯等投降派因侵略者的请求而向武装群众施加压力,英军才得以解围,逃离四方炮台并退出广州。
以前只是从历史课本上了解到这件事,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揣测和想像;现在亲身来到事件发生地,则可以走进和抚摸历史,人物活动的方位更加清晰,各种场景也更加立体和逼真。这里的大炮早已被拆除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地基,倒伏在地面上的一条长石,则是我们与那个年代唯一的联系。除了周围繁茂的树丛,这个山头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 历史的遗迹虽然已经荡然无存,但并没有让人觉得很空洞,因为这里蕴含着丰富而又生动的内容。当年激烈的战斗似乎并未远去,时光永远也不会淡化曾经的炮火中的硝烟。英国人胆也够大的,从地球的另一边跑到这里来,这种动力靠得是他们丛林法则的支撑。但在我们如城墙一般牢固的坚强意志下,他们的任何企图最终都不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