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和某乙从小便是好哥们。他们一起捉虾摸鱼,一起爬树捣鸟窝,一起去上学,一起回家,一起长大。
长大之后,某甲和某乙的人生渐渐地起了分化。
某甲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加上头脑灵活,因此做什么都四处逢源,生活过得甚是风光。某甲因为收入较高,所以花销也较大,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
某乙性格就比较保守内向,言词木讷,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但是他坚信古训:勤俭能兴家。所以他的收入虽然不高,但他省吃俭用,也颇有些积畜。
由于人生的信条不同,以及生活层次的差异,某甲和某乙的感情日渐疏远。后来索性就断了来往。断就断了吧,他们原本就是两个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互不干涉,多好!
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某甲一次和人合伙做生意,那个合伙人携款潜逃了,某甲输了个精光,渣都不剩!还欠了一屁股债,落得个众判亲离!
某甲过惯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日子,哪里还捱得粗茶淡饭?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儿时的玩伴某乙。
几杯水酒下肚,某甲说明了来意。某乙倒也有些钱,但那些钱是他平日里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的确有点舍不得。但是某甲软磨硬磨、好说歹说,声泪俱下,什么低三下四的话都说尽了。某乙终于心软把钱借给了某甲。也是某甲命不该绝,他硬是凭着某乙借给他的钱东山再起了。
某乙把钱借给某甲后,一如既往地勤俭节约,过着清苦的日子,从未追过某甲还钱。当然,某甲也没有把钱还给他。
又过了许多年,某乙的儿子长大了,说了一门亲事。可是,女方要求的彩礼很高,没有商量的余地,某乙砸锅卖铁还差一大截,再也无计可施。忽然,他想起了借给某甲的钱还没讨回来。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多方打听找到了某甲。
某甲的家在某大城市,离老家有七、八百里路程。某乙一路舟车劳顿、七弯八拐来到了某甲家。可是,某甲的老婆却告诉他说某甲去和人谈生意了,要过几天才回来。某甲的老婆说这些的时候,表情充满了轻蔑,居然连门都不让某乙入。
无奈,某乙只好找了一间低级的族馆住下。
终于等到某甲回来。但是某甲竟轻淡地对他说:“不就那点钱吗?值得你跑那么远的路来追吗?我随便吃一顿饭都不只这点钱!”某甲话说得倒轻巧,却迟迟不拿钱出来还某乙。直至某乙哭着哀求他,他才叫老婆拿钱出来还给某乙。某甲老婆把钱狂傲地扔给某乙之后,还不忘尖酸刻薄地说:“不就那么一点钱吗?也值得你哭哭啼啼的,真是丢人!你拿去数一下,多了几百块钱是当给你的利息!我们家从来就不缺那点钱!”
钱是要回来了,可是某乙回到家后一盘算,这一来一回的路费和食宿费就去了一小半,而这些钱却是当年辛苦省下的几年的血汗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