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我走进你的世界,“星星的孩子”
----每天听本书《我想飞进天空》有感
《我想飞进天空》的作者东田直树是一名自闭症障碍者,他五岁被诊断出严重自闭症,完全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说话、写作、甚至手势都无法学会,但是他在母亲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用拼字板写字,并在13岁那年,出版了《我想飞进天空》。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6700万的自闭症障碍者,整个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和帮助远远不够,因为不会表达,就如静寂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闭症”也叫做“孤独症”,“自闭症”是先天障碍,不是疾病,疾病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控制和痊愈,自闭症患者就像驾驶着一部不受自己操控的机器人,他想举起右手,却挥出左手,他想避开障碍,却摔倒在地。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和我们有很大不同,自闭症幼童多不愿意和外间接触,常独自玩车、看书和绘画等,因此其学习、行为、沟通及社交方面,需要比常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够略懂一点。
书中讲述自闭症障碍者的身体和大脑好像属于两个系统,两者偶尔合作,但更多时间互相冲突,他们明明知道该如何做,可是身体从不听使唤。
这使得常人以为他们并不想沟通交流,这是严重的误解,对于常人的开心、伤心、痛苦、愤怒,他们往往面无表情,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表达障碍是自闭症患者最显著的特点,面对问他的问题,他往往词不达意。他们好像被隔绝在遥远冰冷的星球,不会说,不会看,会感到痛,但不会哭,在很多人看来,却是智力低下,反应迟钝的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让人痛心的偏见。
很多例子证明,如果给自闭症障碍者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音乐、绘画,甚至文字,他们就会展现出让人惊叹的才华。这些表达方式就像是一种解码器,可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直接翻译出来,而不是通过语言来实现。
再者,对于障碍症患者的偏见,不仅仅来源于对智力的误解,还有对他们情绪的未知。很多自闭症患者家长求助的时候总是一脸绝望,因为他们的孩子太奇怪了,情绪变幻无常。可能前一秒钟还在开开心心地吃着饭,下一秒钟就崩溃地砸了桌子;有时候风和日丽全家人好好地散着步,他突然像见鬼一样撒腿就跑。
他的情绪变化为什么会这么突然?在崩溃那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家长着急之后只能逼着孩子进行质问三连:“你怎么了?你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开玩笑,他要能说出来的话会这样吗?
所以说,永远不要用自己的拥有衡量他人的痛苦,比如一个盲人不小心闯了红灯,你总不能质问他为什么不看红灯吧,道理是一样的。那么,自闭症障碍者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变化?
作者东田直树,他告诉了我们:“我的记忆没有时间顺序,就像积木一样堆在脑海中。这种分散状的记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在我脑海中随机回放,就好像我刚刚做过这件事情一样。出现这种状况时,我曾经感受到的情绪就会像一股飓风一样重新将我席卷。”
可能有无数人设想过自闭症障碍者的情绪为什么这么不稳定,但是绝对没有人想过真实情况居然如此。
时间的概念,自闭症患者的意识中根本就不存在。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幕幕的场景,不是由时间串起来的线条,之前一秒钟发生的事情和某个时间发生的事情,随时切换,当时的感觉、气味、天气,依然历历在目,附加在上面的恐惧和无助当然也从未消失。而常人回忆往昔的时候,过去时间越久的往事,记忆就会越模糊,最后可能只记得一些模糊的事件,而当时的心情和感觉,却早已遗忘。但是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在今天想起来,依然历久弥新。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情绪崩溃的原因,可能在家长眼中,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顿晚餐,可是在自闭症障碍者看来,他正在经历一场时间穿越,被拉回到了五年前被烫伤或者狗咬的那个夜晚,当时的恐惧倏忽而至,他除了远远逃开,还能怎么办呢?
相信在看了这段话以后,对自闭症障碍者的那些排斥和恐惧,会转变为一种悲悯和同情。这些人跟我们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可是因为表达能力缺失,只能被迫承受无尽的孤独和冷眼。如果你们有谁认识这样一个自闭症患者,那么在他崩溃的时候,静静陪伴着他就好,告诉他,你在他身边。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籍此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到来,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这群“星星的孩子”,来关爱的自闭症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