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与理想
马连出生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往乡平头凉子村,十岁时没了父亲,她和弟弟就这么吃着百家饭长大了。十七八岁的马连,就肩负起养家的重担,做起了给别人擦鞋的生意。为了供弟弟上学,不怕脏不怕累,一天至少擦上百双鞋,一干就是5年。
作为哈尼族人,马连能歌善舞,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和美食风味。对她来说,这些远比擦鞋来得有意义。
如果说,一个人靠自己的勤奋劳动解决了生存问题,那他接下来一定要想办法去实现更高的理想追求。
马连就是如此,靠擦鞋攒了一些钱之后,她开始想要转型。在每次从外地回老家的途中,马连都需要坐船过澜沧江。她就在这坐船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商机。
钱,并不那么好赚
当时,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已经非常火爆了。2011年,马连拿着擦鞋赚来的钱,在澜沧江边开了一个小饭店,做民族特色餐饮。大部分游客都只说一道菜好吃——芭蕉叶烤猪肉。马连为了打出自己餐厅的名气,决定只做这道菜,这占了整个营业额的50%,供不应求。
但是要做出好吃的芭蕉叶烤猪肉,就必须要用当地一种特色的猪。
滇南小耳猪,嘴巴尖耳朵小尾巴短,体型溜圆跟冬瓜差不多,所以当地人它叫冬瓜猪,是云南有名的猪种。但是这种猪生长速度慢,体型小,一年生的猪也就50公斤左右,没人愿意以养殖冬瓜猪为生,基本上是家家养个一两头自己吃。
可要想把生意再做大一点,比如让游客不仅现场吃,还带走呢?冬瓜猪的数量就远远不够了。
2013年,马连在她老家牵头成立了一个合作社,村民们负责养猪,她来负责销售。没想到,一年后,马连却招来了一片骂声。
冬瓜猪本身就是肥肉率很高的猪,芭蕉叶烤猪肉,就是用冬瓜猪身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烤制而成,吃起来肥而不腻。要达到这种口感,猪的体重必须控制在50-65公斤以内。如果一头猪能正好装满一个直径75厘米的大盆,这个猪肉的肥瘦肉比例才相对合适,大了小了她都不收。合作之初,马连就跟村民们谈好,只要按照标准养出来的猪,每公斤都高于市场价4元收购。可是第一年,好多村民还是习惯性的,想把猪养得大一点,导致很多猪超标,马连不敢收。因为对她来说,过大和过小的猪做出菜来口味不好,影响餐厅生意也会有损失。
村民们觉得不收猪的马连不讲信用,十分生气。为了挽回村民们的损失,马连主动帮助联系收生猪的朋友,不仅销售出去了这些猪,还想出一招,帮猪减肥。马连让村民把种植的水果中品相不够卖鲜果的,都拿来喂了猪。吃水果的冬瓜猪,不像吃饲料那样快速长肉,也能保证足够营养。
做生意就要精打细算
货源稳定了,2014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她就卖出了六七百条打包好的烤肉。但是烤猪肉的保质期很短,加上西双版纳地区天气炎热,游客还没有带回家就变味了。
连赔带送,马连赔出去1000多条烤猪肉,那段时间,马连都不敢卖打包的烤肉了,生意一落千丈。但是,村民们养的大批量的冬瓜猪,也马上要到出栏的时间。马连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直到有一天,她想起小时候外婆给她烤的一种零食,一下有了灵感,不仅解决了这个难题,还让马连一年卖出200多万元。
干巴是当地的一道传统美食,只需要把盐巴洒在新鲜的猪肉上,揉搓腌制后串成串,用炭火熏烤整整一天。这种做法既能保留冬瓜猪肉的原汁原味,还可以长期储存。马连用橄榄树皮熏制干巴,得到好评。到年底,销售额一举突破了200万元。然而,万万没想到,年底算总账的时候,马连一下子蒙圈了。
明明卖了200多万元,可是真正赚到手的钱,却连1万元都没有。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马连的日子还是过的紧紧巴巴。投入和产出,哪里不对吗?
收购冬瓜猪平均下来一头要1400元,经过烤肉、干巴等一通折腾之后,一头猪才能卖1100多元,这里面300元的缺失,主要集中在废料上。
原来,干巴和烤肉只用冬瓜猪身上的瘦肉和五花肉部分,剩下的边角料太多,一天产生300公斤,自己吃、送人或者扔掉,让马连心疼。
当时她还怀有三个月身孕,身体的不适和生意的失落夹杂在一起,让马连心生难过。就在马连不知所措的时候,婆婆给了她一个土坛子。就是这个坛子,启发了她,让她走出困境,找到了稳定赚钱的好办法。
把肉切成十厘米左右的方块,放在大锅里翻炒至少五个小时。冷却之后,把肉和油都舀进坛子里去,油一定要没过肉,然后盖上盖子用水封存起来,当地叫油泡肉。
这样储存的肉可以一两年不变质。做干巴剩下的肉如果做成油泡肉岂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马连马上这么做了,一坛子肉足足有5公斤,她定价180元,还非常受游客喜欢。
马连在做油泡肉的时候,她发现还有一种被忽视的边角料,也可以拿来赚钱,那就是猪的骨头。
当地有道菜叫骨头参,就是把冬瓜猪的骨头剁碎,加上香料煸炒,吃起来特别下饭。马连能把一头猪身上的骨头,卖出800多元,这和收猪的大盆密不可分。冬瓜猪又被称为 “细骨猪”,骨头十分细小。骨头如果长过大盆的话,说明它的体型稍微偏大,如果骨架大的猪做骨头参的话,会很硬,口感不好,顾客也不喜欢。
2015年,马连换了个包装形式,开发成了便于携带的罐头和香肠,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就连骨头都被她做成肉酱骨肉参出售,这其中的利润相当可观。
马连和来往沧澜江的游艇老板合作,把餐厅变成游艇接待站,自此生意越来越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2000多人。
除了冬瓜猪,马林还从接待游客的口中,发现了另外一个财富商机,这个财富,必须要等到半夜才能找到,它就是当地特有的茶花鸡。它体型小,野性强,做成的美食,肉质劲道细嫩,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截止2017年,马连带动了300多户村民养殖冬瓜猪和茶花鸡,更重要的是,她把她的产品和当地旅游业巧妙的结合,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
马莲的父亲在马连十岁那年就去世了,她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终于过上了好日子。马连总说自己像蜗牛,往前走的速度很慢,但尽管慢,只要走下去,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