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这句话是说任何事情都要中庸一点,不能太极端,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则往往会过犹不及。做人也是如此。把握好做人的度,有度制衡,衡而适度。
“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做事超过或不够,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就在于讲究一个“度”字,它不仅渗透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在于个人的智慧和修养之中。
我们讲善心爱心,善心是什么?善心是一种自发的慈悲心,这个世界,人人都需要有善心,世界才会有爱,你帮我我帮他,互帮之下筑暖巢,如果人人都没有爱心善心,社会就是麻木的没有内涵和精神的。但是没有锋芒的不加区分的善心就是迂腐,是助纣为虐,属于走入了一个极端,我们可以有善心,但是不能善心泛滥,也不能失去原则,善良必须带着自己的锋芒和底线。
我们讲宽容讲大度容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本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如果任何事你都斤斤计较,不仅会没有朋友,而且自己也会很累。
但是如果任何事你都宽容,那也属于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遇见十恶不赦的坏人,你说宽容,这就是很迂腐了,宽容也需要智慧,不能一味宽容,也不能一味不宽容,应该在坚持自己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宽容,宽容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本质上是让我们通过不去计较别人而少一些烦恼,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什么都宽容,要明白,宽容坏人坏事是助纣为虐。
我们讲要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正如诗人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让我们不断内求,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里,从而失去自我,为别人而活,那样人生就过得没有意义,因为一旦你为了别人而活,就会不断地迎合讨好外界的眼光,从而让自己很累很不开心。
但是如果你一味做自己,完全不听从外界的声音,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那也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很多时候,外界的评价是束缚我们,让我们三观正常的,比如出轨,很多人不敢出轨,是因为怕周围人批评,可在现在人人都只想着活出自我,大家都不在乎这些外界的批评和束缚,所以才会肆无忌惮。一个人终究还是要在乎一点外界的评价的,我们要自由,但不能太自由,我们要做自己,但也不能太自我,这其中都有一个度,需要智慧和经历去把握。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为人处世多多少少需要一点点智慧,不能非黑即白,不能两极对立,我们要慢慢的往中庸的方向走,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把握好那个度,任何事,极端了都是不好的,至于这个度如何把握,一方面需要你不断学习,提升智慧,另一方面也是人生经验的累计,把握好了度,才能更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