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欢欢、余淑贤、贡宏鑫、谢海龙
编辑丨isea_you
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逝者李永峰,是我母校的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常年任教尖子班数学,并且还是一位班主任,我在母校读书时候,和他打过数次照面,虽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是对他却有着超深的印象。
因为,他总是把左手揣在兜里。
李老师亲学生的追忆
如果有一天,一个微信消息发过来,告诉你,一个曾经真实存在在你身边的人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你将作何反应?如果这个人是你亲密的伴侣,或是爱你的、你爱的亲人,或是你当做英雄的爸爸,或是你家里的顶梁柱,或是你学生时代钦佩爱戴的老师,你又将何处挥泪?
下午三点多收到消息,直到现在还不敢相信,理所当然地觉得阿峰还在的,虽然毕业后没有怎么联系他,了解他现在在做什么,但就是觉得记忆中存在的那样鲜活的人应该继续鲜活下去。知道消息后脑子里很乱,一直闪着这样的画面:
“李老师一只手揣在裤子里,爬过几层楼梯,走到了自己所在班级的窗前,想要查看一下班级午休自习时间的纪律,看看有没有同学在偷玩手机,有什么同学在聊天说话。临近高考,同学的任务是认真复习,班主任的任务是保驾护航。
午休纪律还不错,和往常一样,他走向办公室,准备小憩一下。刚走到教室门口,没有任何征兆,李老师如同一个无人搀扶的醉汉一样,倒在了教室门口。
接着一群学生围了上来,他似乎也听到了“老师,老师、你怎么了?你醒醒,,,”,继而听到了救护车嗡嗡的躁动声,他想知道自己怎么了,但是耳边汽车的噪声越来越小,越来约难以捕捉,最后消失的一点不剩。
阿峰,我们背后不叫你老师,就叫你阿峰。因为大家喜欢你,我们也敢正大光明的这样叫你,因为我们知道你不会介意。
印象中你总是把一只手揣兜里,刚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你这摆明是在耍酷,因为谁会想到你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拥有完备的双手?更何况你也从来没有介意过它。
至今依然记得,你弯下腰,手在兜里,露出牙齿笑的样子,你笑的时候,眼睛总是被挤成了一条缝,帅到不至于,但总是给人以能量。
你站在讲台上,会叫某同学来回答某些问题,你也会用粉笔头扔不守纪律的男生,自习课时候,你喜欢在教室里转悠,因为你知道,我们不喜欢,或者说是不敢跑到你的办公室去请教你问题。
当有同学把你叫住问这道数学题怎么做的时候,你会住脚步,用那双严肃不起来的笑眼故作严肃的盯着他,“这道题怎么都不会做,这是一道常规题”,却一讲就是半个小时,因为你怕同学理解得不透彻。
上课时,当同学回答不上来问题,你便沉默,我们便知道了,异口同声地说出你的口头禅:“你不要给我搞事情嘛?”
随后你便和我们一起笑。这就是我们高二时你的模样,可能时光变了,你成为了新学生的老师,但对于天下所有的老师来讲:
即便讲台下的学生怎么变,但老师对学生的孕育之心不会变;春草会一茬又一茬的长出来,又老去,但孕育春草的土地从来也不会离开。
时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会产生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想到的变化,遗忘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会让你淡化你本应该感谢的人、本应该做的事情。
你大概会对我们这些你曾经教过的学生失望,毕业这么多年竟都没回去看过你,或许你也曾在某个温暖的午后想起来曾经班上的某同学,想起我们曾经一起互动的课堂,我们也曾想起你。
可是,我们会因为那么一些所谓的“不好意思”而从未联系过你。
可是有一天,你带着我们永远的遗憾永远的走了,让我们连再看一次你的背影的机会都没留,我们永远也不会想到今天是你离别的日子,只是这一次离别,不在针对毕业生这样特别的群体
这一次,是所有人
我们曾以为你会一直揣着裤兜,笑嘻嘻的在校园里走到头发花白。你教过的学生,或求学在异国他乡,或求生于天南海北,我们想起过在课堂上同你开玩笑,想起过你的口头禅,我们甚至幻想过地球可能会爆炸,但是万万没想到:
2018年4月25日你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
曾今的老师,课堂,学生
我不曾上过李老师的数学课,对于李老师也不是很熟悉,关于李老师还是他自己的学生说的最为公道:
(1)
(2)
(3)
(4)
(5)
(6)
(7)
(8)
以上图片由李老师学生提供。
逝者已去,但存留的人还将继续生活。
情感上和心理上,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正如很多人发出的怒吼那样:
生命为什么那么脆弱,把好人都带走了
一位老师的背后是学生,同样,在一位老师的背后也有一个家庭,说回到李老师,家中还有一个八岁的女儿和一个两岁的儿子。
李老师和他的家人
没有谁能够轻易承受死亡,更何况这一次是突如其来。
李老师的离去,对他的家人来说,是情感上,心理上灾难:爸爸永远活在八岁女儿的记忆里,两岁的儿子甚至从来没有开口叫一声:爸爸,就再没有机会,现在是没能力,未来是没条件。
最艰难的莫过于李老师的妻子,她不仅仅要面对心理、情感上的冲击,还要面对经济上的困境,她将承担起抚养儿女的担子,这其中的难处,恐怕不是我只言片语能够述说清楚的。我想,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那些能够帮助这位老师和他的家庭度过难关的实际行动。
正如我看到的这样:
送送/帮帮这位老师,可好?
我于昨天晚上,在班级群里,得知了李老师不幸的消息,我也看到我的同班同学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李老师送行,即便这位老师并没有带过我们班。我一言未发,但是却看到了:
学生离校后,即便没有联系老师,但师生情永远不会遗忘。
据我的经验,极少数的学生在毕业后和老师保持着联系。
我知道,正在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也很久没有联系过曾经带过你的老师,甚至毕业后,在也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没有忘记他们。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可以用我们能够想到的几种方式,为这位在岗位上殉职的老师送送行,或者是帮助这位老师的家人渡过接下来的难关,当然这是一个多选题:
选择一:转发这篇文章
关于选择一,谢谢你传递这份爱心,谢谢。
选择二:为李老师募捐
微信方式
支付宝号:15541893687
支付宝方式
关于募集到的善款的说明:
1,我们会原封不动的转交给李老师家人手中,或通过学校确保善款转到李老师人家手中。
2,在本公众号号内捐款的人,系统会手动添加捐款人的昵称和爱心金额到留言区。这就是说,你将会在留言区看到捐款详细,比如isea_you:100 元。
,后续会通告关于募捐的基本情况,将会以公众号文章的推送,查看募捐情况,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这是我做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