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性别是天生的。可是,如果我们出生的性别,不管是男是女,却跟父母期待我们的性别不一样的时候,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在我们国内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性别的期待,有的时候是过于明显非常偏颇的,尤其是在农村等相对更保守传统的地区。有很多女生的名字,直接就叫做“招弟”,或者是“亚男”,意思就是“我们本来想生儿子,结果生出了女儿。那就希望你这个女儿,起码能够为我们再带来一个儿子。”给女孩取了这样的名字,这女儿一辈子都会背着一个“不是为她自己而取,而是希望她完成某一个任务”的名字。她的名字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是为了要帮这个家庭带来一个弟弟。
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其实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也是无处不在。在美国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一岁之内的婴儿,有75%的女婴,被穿上了粉红色的衣服;有79%的男婴,被穿上了蓝色的衣服。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为了辨认婴儿的性别,需要穿上不同的颜色。
可是,我们也很难判断,小孩这么小就开始被赋予对蓝色的喜好,或是对于粉红色的习惯,是不是会造成他们在长大的过程当中,就对某一种颜色有了一份执念?
“朝阳区手账天后”王潇潇洒姐,同样也在微博中讲过女儿问问,一次从幼儿园放学回来讲女孩子就应当穿粉颜色,男孩子应该穿蓝颜色。
没错,就是波伏娃那句话,女人不是天生得,而是被塑造的。
今天,我们很容易听到父母亲还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如果是女孩坐在椅子上,腿打得太开,妈妈一定会说,“女生要有女生的坐相,坐好一点!”或者是儿子去看医生,结果打针的时候大哭,妈妈会说,“你是男生,怎么能哭成这个样子!”这些教养可能会刻在我们心头一辈子。就算我们长大了,父母亲还是很容易就冒出来类似这样子的逻辑。比方说女生要到远处去上学,妈妈会说,“你一个女生,怎么能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上学”或者一个男生,他要把他积蓄的钱拿去创业的时候,爸爸会说,“男生存钱要买房子,成家立业,拿去创业太危险了。”如果这些来自父母的价值观对你构成了困扰,面对这些对于性别的偏见,“男生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女生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其实都是在我们自古的文化发展中,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最终形成的。而在中国过去漫长的历史中,这种男女性别角色设定已经非常稳固,在我们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想要突破,其实也同样是非常不易。
在经历了一开始性别角色的认定,乃至于接下来性别配合的学习过程之后,就会形成了性别刻板印象。我们经常听到的“男主外,女主内”,“男生要坚强,女生可以柔弱”,“恋爱当中,男生可以去追女生,而女生不可以去追男生”……这些都是没什么逻辑的性别刻板印象。可是只要你不符合这样的刻板印象,就会承受来自周遭环境的压力。
讲到好莱坞的电影,很多人觉得,好莱坞的电影幻想的空间这么大,应该不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是实际上,如果我们翻一下电影史,你会发现40多年前拍出了一部《异形》。在《异形》里面,导演跟编剧用了一个女生来当主角,她打败了怪物,变成拯救人类的英雄。在那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女性的英雄,之后又有大家讨论的《Wonder Woman》《神奇女侠》等等,可以发现,这一类的话题依然让人觉得很新鲜。女生可以救人类,而不是男生。
我们在生活的过程当中,一路之上会不断地被贴上标签。这些标签如果过于沉重,成为包袱,会绑住我们,让我们动弹不得。
可是,这些标签也可以只是我们的附属说明,而不是我们重要的内容。所谓性别角色,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里面,透过某一种特定的教育方式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只要时空改变,这样的价值观就有可能改变。
而实际上,偏见也一再地被证明是不成立的。很多人把肌肉练得很大,整个人非常的粗壮,可是遇到需要做道德的抉择的时候,却非常的懦弱。这样的人,从外形上来说,很多人直接会说他很man,可是实际上,他并不具备勇气。man不man跟勇不勇敢没有必然的关联,细不细心跟是否女性化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这些都是性别的偏见。
当我们轻易地被性别的框架给绑住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压抑自己,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一旦你能够无视于这些框架,这就意味着你会成为新力量的一份子,能够打破这些既定的框架。
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是要完成自己的价值,成为有价值的个体。不应当因为性别角色桎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你是你的灵魂,不要因为性别而受困。
PS: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出来参与到米兔的活动中,虽然作为女性仍存在天生的生理劣势,这样一次的舆论活动可能最终也并能为达到大家理想中的结果,但我仍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光明。最后引用王志安老师的微博内容结尾,希望每一个妹子遭受的一切都能通过法律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