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成书时间:公元前4世纪
出版信息: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
功能介绍
“模型”之说,出现在第四卷(P135)。之所以提出这个模型,因为苏老师们试图通过,观察所谓正义的城邦来证明个人正义的利弊——“由大见小”P58。“理想国”,便是这个模型——一个实现了正义的城邦——的代名词。
当然,模型的提出,其最直接的作用,可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城邦(国家),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人们当下身处环境的优劣(P215)。
模型特点
这一模型,只是想象的结果,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也不会存在(乌托邦):“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表明这些样板能成为在现实上存在的东西。”P215“但是我想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P389“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模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P389
——那只存在于部分人的心灵当中。
“理想国”特点的简单汇总,可以参考第八卷卷首(P315)。
结构组成
“理想国”内的成员组成,同一个正常的国家并无不同。按他们各自在国家管理层面最主要的角色分类,作者将他们分成三类:生意人、辅助者、谋划者(P170)。
其中的“谋划者”指最高管理者(统治者),“辅助者”可以理解为除了谋划者之外的所有公务员和军人。这两类人,在书中也被统称为城邦的“护卫者”。他们最主要的角色特质,可以说是“一切为公”。在他们之外的,则都可以归为“生意人”——其行为目的,主要是为了“私”。
“理想国”的最特别之处,正是在这些“无私”的护卫者身上。
(在作者所处的年代,是有所谓的公民和非公民——奴隶和外邦人等——之分,本文不做区分。)
这个城邦的最高统治者(谋划者),是一位“眼睛盯着真理的人”P220,书中称其为“哲学家”(这与今天我们所讲的所谓哲学学科方面的专家,有本质区别),又因为“理想国”的政体类似于王权,我们一般尊称他——“哲学王”(相关内容参考P217)。
至于为何是哲学家适合作为统治者?我是这么理解:
看对象是否称职,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力,一个是意愿。因为接近真理,从能力上来说,哲学家具备足够的智慧,通过实现正义的个人,可以通达实现一个正义城邦的途径;从意愿上来说,哲学家的理智,有机会赋予他崇高的精神追求——去实现全体最大之幸福(自度度人)——如同那个转身的洞穴人(P282)。
正因为理性光芒之护持,“哲学王”便有机会,让理想之国和善的人生,成为可能。
至于,这样一位“明白人”,为何愿意接受这份“无利”的工作,书中给出过两种解释:积极的,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是一种使命感,一种慈悲心;也有消极的,怕被坏人统治(P31)。
对于包括这位“哲学王”在内的,“理想国”中的所有的护卫者们,他们具备了最优秀的特质:智慧、勇敢、节制。在苏老师们的设计中,这个群体的最特别之处,便是“无私”:护卫者们过着集体生活,他们除了极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外,没有任何的私产,从住房到食物的几乎一切,都由国家(全体公民)按需供给,并且保证充足但也没有富余。(对于护卫者们“无私”的要求,可以参考P133/P205前后内容。)
当然,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即便给出了如此完美的“人设”,对于一个“理想国”的维系,这些“护卫者”们的存在,只是必要条件,哲学王、护卫者,他们同“理想国”,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依赖。
功能特性
之所以称为“理想国”,或者说“理想国”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要获得(城邦内)“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P135。
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城邦内的四座基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P146)这其中,“正义”有着崇高的地位,她的实现,是需要建立在其他三者的鼎立之上的。
在前文提到过,苏老师们建立这个“模型”,是为了观察一个“正义的城邦”的特性。对于一个城邦而言,她的正义的体现,作者给出了一个标准:每个人只做自己最适合的事情。用书中的话来说:“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P60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城邦,能够实现其所有成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我们就说这个城邦,实现了正义。
维护保养
如同工具的维护保养,“理想国”的维系,同样需要持续不断的保养。这其中,作者所强调的,乃是一种“净化”的过程。
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关于文化娱乐的内容要求,在“理想国”中,哪些应当宣扬,哪些必须禁绝。
那些被鼓励的内容的共性:真实的、善的、积极的。而于此不符的,尤其对于诗歌、悲喜剧、绘画,这些东西,因其内容要么距离真实与理性太过遥远,要么传递的情绪不够积极——尽是些悲悲戚戚,或者插科打诨——而被禁止或至少要被严格限制。相关内容主要出现在第二、三、十卷。
总之,理想国内的人,应该始终处于一种,健康的、清醒的、积极的、并且在工作的状态。养生、享乐之类的思想是被排斥的。
由此引申,对于如何维系一个良善的社会(城邦)的目的,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也是值得比较。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苏老师们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治理的思维逻辑,是通过压制与调和,人性中恶的(或者至少是不积极的)那些东西,他们常用的句式是:“为什么不应该如何如何……”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通过法律、契约、规则、习惯,等等这些来实现。
书中有这样的内容(出自亚里士多德):“道德方面的美德没有一种是由于自然而产生的,要通过运用的实践才能获得。立法者通过使公民养成习惯而使他们变好。”(P161注释部分)
反观同时代的东方先哲,他们更多是鼓励人性中那善的部分:“人之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们常用的句式是:“应当如何如何……”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则是通过“纲纪伦常”。
由此观之,简单而言,西方和东方,在社会治理中的思维逻辑,前者更多地关注“人性之恶”,而后者则更多的体现“人性本善”。
在“理想国”的构建过程中,教育同样被重视。书中关于教育,所涉的内容主要着眼为国家培养哲学家(管理者)。
“理想国”式的教育,在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五十岁,都有具体的设计(第七卷最后部分),概括而言有几个特点:首先,孩子们在十岁左右离开父母开始过集体生活,并接受统一的教育,这个过程,对于护卫者们的孩子,则是在其一出生就开始了(P196);其次,每个过程都会对优秀者进行挑选,以接受下一阶段的训练;第三,具体工作与哲学思想的训练交替进行,以使其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全部。
关于教育,苏老师们还有几点建议,想必是今天的孩子们乐于接受的:“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确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P308另外,人在少年时,应少学(艰深的)多炼(体育锻炼),当到了所谓灵魂成熟的阶段,再加强对心灵的锻炼。(P252)
故障类型
在“理想国”的内容之后,作者在第八卷集中讨论了四种所谓的不良的政体——荣誉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这四种政体,有一个次第关系,总的来说是越变越差。其中,对于“僭主制”的描述和鞭挞是最深刻的。
僭主制下,由于巨大的私心,并且无所忌惮,统治者天然地与身边那些真心为了城邦的优秀之士(智慧者、勇敢者、富有者)为敌,为了对抗城邦中的善,一群恶势力,被僭主招致麾下,一方面打压善的势力,一方面保护僭主的利益。
正因为有求于恶,僭主带领着他的城邦,逐渐沦为了恶的奴隶。愚昧、懦弱、放纵、暴戾,等等这些人性中本就存在的恶,被释放了出来,并最终摧毁了这个城邦。
苏老师们,一面通过“理想国”这个正义的城邦,来说明正义的个人该有的样子,另一方面,通过对于僭主制度,这个最不正义的政体模式的批判,来说明不正义的个人,将遭受怎样的不幸。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关于个人正义的意义之所在,从而实现建立“理想国”模型的初衷。
儿童不宜
本书思想复杂,一些观点,似乎与今天的认知,与正义之标准相悖,如果单拎出一段来看,容易产生片面的结论。这些,在距离现今如此遥远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观点,应当作为思想家们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辩证地加以对待,切忌片面理解,断章取义地加以宣扬。
这其中,关于所谓的 “妇女儿童公有”P198(对护卫者的要求),书中多处涉及。“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P192
在我理解,护卫者群体具有“无私”的先决条件,所以应当不存在“女人归男人所有”这样的思想。书中的“妻儿共有”,应当反映的仍是一种集体生活的样式,实际上没有那种类似的财产“归属性”。确定的,只是在护卫者中,不存在小家庭,而是一种深度的集体制生活。
再比如,对于“优生优育”的考虑,对有缺陷儿童的处理P196;对于城邦中有严重疾病之人放弃医治P119;对于思想领域之“创新”的警惕P141;比如,对所谓的优秀政体,是否只有“理想国”这唯一的模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民情之下,好的政体是否应当有不同的标准?
题外话,“理想国”之后,可以接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那其中,对于苏格拉底所设计的这一“单一化的、高度统一的共同体”的不同观点,以及对于各种政体,各种所谓“变体”的关系等等内容,是对本书重要的补充。
完
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