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从春节到现在已经在家呆了一个多月了,下楼的次数寥寥无几,大多数的时候都窝在家里看书,陪家人。心烦意乱时节,就站在窗台前看天空,吹风。
风从最初的刺骨,到后来的温和,再到后来的舒适可心,从哪一天哪一刻发生变化的,真的不知。记得这段时间里,下过雪,下过雨,大多数天气阴云密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有时候阳光是大块大块的明媚,然而又晃得人眼睛发晕。
内心无限地渴望春天。
忽然想起去年寒假临近结束,带儿子到枕头山公园上寻找春天的足迹。一路上,我们踩踩土地,看看柳叶,触摸小河水的温凉,甚至还折了几支迎春花带回家。回来后,儿子完成了一篇很棒的作文《寻找春天的消息》,我也写下了《我把春天带回家》的文字。当时跟儿子在公园的一点一滴,都历历在目。
现在又是三月,能看到小区里的树叶绿油油得发亮,吹来的风很舒爽,此时春天的足迹应该遍布四野了,而我却只能隔窗兴叹,无法真正地拥抱它。
苏东坡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即便这最普遍的尘土和流水,我也无法去看一看。
以前,总感叹春色匆匆,春光易逝。忽一日去看春色,柳树的叶子已经成了发辫,百花已经枝头闹了。再一天忽又寻找,春天已不知归向何处,已经秀桃满头,绿柳成荫了。
呆在家中,天天在想春。
然而,春天不会缺席。
自然界斗转星移,每一天都周而复始更替着,该立春了,该谷雨了。时令并不因这样一场疫情而停止走来的脚步。
看不到自然界春光的风情万种,不过春阳,春风还是可以嗅到的,这也算是和春天相拥了吧。
而心灵的春天,则永远不会因疫情,因岁月更替而不知归向何处。
在疫情爆棚的时期,我们没有去抗疫前线,而是在家里用自己的方式作战,这也是在大后方,全国上下拧成一种抗击的力量,以闷死病毒的方式围剿并歼灭。呆在家的这段时间里,我读过了三本书,梳理了过去写的散文,并重新做了修改,也整理了我们的校本教材。应该说,过得很充实。
心中的希望不灭,向往的绿色就会一直苍翠,心灵的春天也必将一直生机蓬勃。
并不是过得晨昏颠倒,放任自流,无所事事的日子,才是最舒适的。我相信,唯有自律,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自由舒畅。
窗外,陌上花开,赏花,赏春,真的很醉人,尤其在这个阳春三月。
自然界的春景,明年赏也不迟。然而,窝在斗室内的我,这段大好光阴,如不能将心灵的春天经营得绿意盎然,那就更辜负这片春色了。
2020,这个春天,住在心里,住在我的诗行里。
诗不停,春色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