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想实现共建共创,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仍需各基层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拧成一股绳”的磅礴之力,让“石榴之花”在天山南北处处绽放。
“党建+组织引领”,让“石榴之花”在基层“朵朵盛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始终紧密维系。实践证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在基层有人“懂”、民族政策在基层有人“抓”、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干”。同时要按照“新时代”对“新干部”的“新要求”,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全面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把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摆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热爱各族群众的干部队伍,以组织融入带动民族融合,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党建+文化润心”,让“石榴之花”在心中“朵朵盛开”。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心力”。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在祖国悠久历史中积淀的中华灿烂文化“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是民族认同之本,这是民族团结之根,这是民族和睦之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铺陈中华文化底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积极思考打造一批富有各民族自身特色的品牌,推动文化深入交流,以文化融合促进民族融合,使各族群众情同手足、亲如一家。
“党建+富民产业”,让“石榴之花”在身边“朵朵盛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有充沛的物质条件予以护航,因此,要在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聚力”,推动一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落地,着力改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培育民族特色产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群众增加收入与增进认同相结合。同时要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心心念念”的问题,多“搞”一些暖民心的项目,多“干”一些解民忧的实事,让各族人民深刻感受到来自党的关心关怀、来自祖国的情谊温暖,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伟大祖国,共创美好生活。(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美丽·卡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