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质量的框架也是复利
第二课的成文框架是,复利写作思维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和代表的人物、案例(见下图)。
这是从一篇文章的角度来说的。
如果从大叔的框架库来说是怎样的呢?
谁知道呢,因为大叔的储备对我而言大约就像星辰大海。
但我猜想这至少是课程设计的一环,是个人品牌的分支,是思维库模型之一。
说完了量,我还想说说质。
大叔的框架暗含结构思考力。结构思考力有个特点,就是要求分类必须是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的。
每次这点我都做不好,我的分类让人感觉有交集,一有交集就会显得不专业,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而大叔的就不会,欢迎不信的朋友去验证看看还有什么复利方式是独立于这五种之外的。
努力建立上帝视角吧,让框架复利起来。
二、都在说复利,有本金了吗?
复利是一次输出多元回报。如果本金是0,那利息再高也没有用。那我想来说说,我从本金角度得到的,除了坐下来开始写以外的一点启示。
1、思考也可以不单独花时间
看到质量复利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了古典老师,没想到大叔举例的就是正是他。这绝对不是说明与大叔心有灵犀,这说明的是,有些现象我们看见了却从不去思考它是什么,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没有思考那就是听到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而思考了,从这个现象里提炼的本质东西就变成了一块砖,嵌入你的框架之中。这就是大海的涓涓细流吧。
再举一个更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大叔今早“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推文,就是昨晚挤公车的感受。
这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感受经验,但大家可能只会朋友圈吐槽“人间不值得”,在大叔这就成了勤奋刻苦日更的人设复利。更气人的是他只花了20分钟。
大叔说很多人对写作有错误的认识就是一定要留出单独的大块的时间来写。
我就是这样觉得的,我觉得写作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事情,要留有专门的时间认真的对待。
所以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这种误区的我根本写不出来,于是各种挫败感,陷入自我责罚的情绪里。
现在,我想给自己松一点绑,哪怕做不到写作不花费单独的时间,也可以先从思考开始。
关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从不同角色的角度追问背后的原因,随手记下感想。你会发现,同一份时间你做成事(本金)还有了思考(利息),有一天,它就会大到你不可忽视。
2、文莫太满,留一点白
像复利这篇文章,大叔详细介绍了每一种复利的核心观,特点,举出了正反的例子。干货已经很多了,所以大叔不会放入自己的喜好或是太多的情感。他不会说哪一种好,也不会在文末絮絮叨叨的再总结一遍让大家记住。因为全面强调其实就是没有重点。大家反而会什么都记不住。
所以大叔在总分的结构里巧妙的漏掉明确总结,而是通过“介绍具有复利思维的人”这个作业让学员去对比,去发现原来他用的是这个模式,原来这个情况下用这个更好,那个打了组合拳的更厉害。
训练营还可以通过作业来发现,平时的文章里更要精心设计留下“作业”。
毕竟大家花时间并不是想听你说大道理。大家喜欢的感觉是你说的有点意思,好像也不难,我试试,一做果然享受到了回报。
此时,他会觉得结果是自己做出来的,你只是同行路上一个有意思的伙伴,而不是念紧箍咒的唐僧。
而此时,你的复利回报就会来了。
(写的时候遇到教主加餐,感到价值观非常一致,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