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31 小雨 距高考还有433天
疫情遍布,对于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活着就是最大的美好,一种奢求。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一起读一下余华的《活着》,让你懂得活着的艰难。
书名虽然是“活着”,可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却经历着“死去”。
一.命运由你主宰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国二十多年动荡岁月的变幻浓缩在了福贵这个普通农民身上,小人物被时代的浪潮推着向前滚动。
赌博输光了家产,在战场死人堆里活着爬了出来,经历了大跃进炼钢、饥荒、文革......他经历了整个新中国发展的历程,也仿佛是他人生的写照,这不是他自己的错,而是时代赋予了他命运的曲折。但无论是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在一次次苦难和死亡的痛击之下,福贵还在坚强地活着。
命运你是无法把握的,这是随机的,就像概率分布一样,你无法计算以后和未来你何去何从。但一切并没有定论,看过《哪吒之魔童降世》都知道里面的小哪吒并没有认天命,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自己。
命运由你主宰。
二.没有呐喊就没有改变,不破不立
小说中没有悲痛的呐喊,也没有凄凉的哀怨,有的只是一个黝黑衰老的农民坐在一棵茂盛的树下,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平静地回忆起自己过去的一生。
这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没有哭泣,亦没有怨恨,只是嘿嘿地笑着,赤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看着蹲在池塘里的老牛,用粗哑的嗓音唱着动听的歌: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这样平静的讲述却和老人颠沛流离的一生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以前广袤的土地上也许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却永远是这样辛劳无果的活着。
如果每个人都没有抗争精神,那么这国家哪会有进步,又哪里会发展呢。
不破不立,学会呐喊。
三.甘做不平凡
《活着》,让我对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人性深处的生的意志能把苦难化成一种力量,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人的主观能动总能发挥出巨大能量。
在时代面前,每一个人都很渺小,死了容易,活着却不简单。在苦难中每个人身上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却实实在在地震撼了我。
当“好好活着”成为一种信念,一种支撑,一种向往时,没有任何苦难可以把人压倒,尽管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平凡,弱小得如同一只蝼蚁。
但也有一些人选择做蜉蝣,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不甘于平凡,仍有“蜉蝣撼大树”之勇。
四.人要好好地活着
小说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句话。
一句是福贵的娘说的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福贵赌博输光了全部家产,父亲被气死,妻子被接回了娘家,福贵从高高在上的少爷一夜之间变得如乞丐一般,带着生病的母亲搬进一间茅草屋,每日每夜在田里劳作。
母亲的话是为了宽慰福贵,同时也给了福贵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句是福贵的妻子家珍说的——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福贵在去请大夫给母亲看病的路上被国民军抓了壮丁,抢飞机投下的大米、馅饼,扒鞋垫烧饭吃,在战场上目睹了千千万万的伤兵无人医治被冻死,捡了一条命的福贵当了解放军俘虏最终得以回家,家珍无怨无悔地照顾着老母亲和一双儿女,坚信福贵一定会回来。
即便在与命运的斗争中,福贵好像始终处于下风,可他娘以及家珍无怨无悔的陪伴却一直在给予这个男人永不放弃的力量。
而支撑福贵不抛弃生命,要好好活着的信念,也是他心中对妻子家珍的愧疚和感激,还有对家人的责任和爱。
好好活着,是一种责任;
好好活着,是对生命最大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