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很火的一句鸡汤,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苟且和远方的辩论,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父母仍在苟且,而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可你真的知道如今我们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吗?为什么说生存呢?因为绝大部分的我们,尤其是工作在外地,不在家乡,刚出来的几年真的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这里面可能有心态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大都市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就是来源高不可攀的房价。
前几天被这样一则新闻刷屏了,有一个上市公司依靠两套房有望扭亏。这个情况如果属实,那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是目瞪狗带。
楼市过热,一家上市公司上千名员工辛苦干一年,很可能不如一个人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子的收益大,这种情如果继续下去,那么对于经济的整体发展不会是一件好事情的。
这恰恰讽刺了实业误国,房产兴邦这样的谬论。
如同火箭直升的房价对于我们简直是做梦了,所以大部分年轻人购房的首付基本都要依赖父母。这时候我们的追求已经变成如果能有父母提供的首付就可以购进一套房,已经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了。但悲哀的是,有的时候,他们毕生的积蓄,真的就只够一个首付。
房价,摧毁了无数人的梦想,有的人本来寄托了一生的信念,但稍微一个震荡,便会吸干你的一切,简直是个无底黑洞。
看过一部很惊心动魄反映城市房价如何吃人的电影——《维多利亚一号》,香港重口味cult片。虽然是艺术加工成份,但却鲜明反映了现实中房价这个恶魔是如何驱使你走向极端的。
这部片便是由彭浩翔执导,何超仪、陈奕迅出演的《维多利亚一号》。
关于彭浩翔,还是一个蛮有特色的香港导演,虽然经常在脸书发表一些港独言论,但就电影作品而言,关注的更多是香港的一些现实问题。
比如黑色幽默又咸湿有趣的《大丈夫》、《买凶拍人》,以及《志明与春娇》系列,而这部《维多利亚一号》则玩出了暴力血腥的新花样。
何超仪饰演的女子,白天在银行做电话销售,晚上又去做了好几份兼职,这么拼命的工作,仅因为她相中了一间名为维多利亚一号的房子。这个房子满足了她童年时能住在海边的情结。
但为了攒下首付并不是那么顺利,而且家里又有生病的老父亲经常需要住院花钱,所以她各种省吃俭用,还给陈奕迅当小三。
眼看着熬了那么多年,终于攒够了钱。就在房子到手的那一天,业主突然改变主意说不卖了,这简直击溃了她。于是她想了一个狠的方式,那就是杀死住在这栋楼的其他房客,把这套房营造为凶杀之地,降低房价。
所以接下来的情节非常重口,但这种重口的情节也恰恰反映了高昂的房价让人异化成了嗜血的恶魔。(很多血腥的电影场景我就不放了)
女主其实是个很平凡简单的人,可以说是一代代奋斗的港人的真实写照。
但随着香港楼市的疯狂上涨,尽管每个人都分身无术地拼命赚钱,但还是无法跟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想要在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得到一套自己的房子,简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影片的最后女主如愿以偿地住进了维多利亚一号,但讽刺的是,这套女主毕生追求的房子,其实不过是蜗居一间,搬家的人对她说。这个房间放了衣柜就放不下床了,怎么办呢?
女主一脸迷茫,没有回答,而是转向窗外的海。这时广播里传来了金融危机仍将继续的新闻,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这个新闻也说明了整个香港疯狂的楼价并不会因为杀几个人就可以降下来的,尽管他们是无辜的,但一个城市是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停止疯狂扩张的。
片头说这是一座疯狂的城市,如果人们想生存下来,就得比它更疯狂。但是看完影片后,你才明白,不管一个人怎么疯狂,仍然赶不上城市发展的疯狂,而这归咎于整个国家的疯狂。
在残酷的社会面前,年轻人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理想,青春,一切都抵不过物欲横流的现实。
别人可能会给你来个心理辅导,但是正如韩寒所说的“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
[站外图片上传中……(11)]
曾经的年轻人的热血早已被磨得一干二净了,五四光芒已荡然无存。
1969年,在那段最混乱和迷茫的岁月。二十一岁的北京地下诗人郭路生写下了《相信未来》:“当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顽固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十年后的1979年,另一个叫北岛的青年遥相呼应,写下《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这种年轻人理性的力量已被如今来源于大都市的压力压榨得一干二净,曾经会说在近代一百年中,唯一生生不息的除了野草还有无数青年们无尽的梦想。但现在已不会这么说了。
有一天我们会不会也因为房子而变得疯狂,这恐怕是个无需回答的可怕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