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感受人生的意义,最好去罗马,那里存着许多远古的印记。如果出不了国,那就去黄河边,聆听壶口瀑布翻腾怒吼,或是面对长江,叹一句“逝者如斯夫”。要么是母亲河人类发祥地,要么曾经繁华如古罗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启发人们向沧桑寻求答案。然而我要说,一只不知名的小虫子,有时也能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你信么?
那天在蓬莱仙洞内,我走累了,左手撑石壁,歪斜着站立,让同伴将这一姿态摄入数码相机。这时,一支旅行团队涌上来,女导游打头,她走近我身边便停住,并示意她的队员止步。接着她扯开嗓子介绍:“这个仙洞,洞体全长约3千米,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堆积形态的大型溶洞,洞内存在火山岩化石样本和古代海洋化石群,国内罕见。”我站直了身子,侧耳细听她讲解。
导游忽然中止讲解,调转头对我说:“先生,你知道吗?刚才呀,你的手按住了一只虫子,一只1亿年前的虫子。”
我大吃一惊,凑近刚才触摸的地方,借着灯光仔细观察,一只虫子清晰可见,颜色浓正。呈现在眼前的,准确说来,应是虫子的遗体,长约5厘米,宽约1厘米,能看到完整的头部、胸部、尾部及身上的纹路。它的名称我叫不上来,我问导游这里为何不设置挂牌,作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她笑着说,1亿年前的昆虫,谁知道呢,再说了,这样的虫子,洞里多的是,难道都要挂牌!她说得在理。
导游的话,挑起游客的兴致。一群人很快地包围住我,为了观赏那只不知名的虫子。那只虫,标本一样被保存了下来,它的生命已逝,躯体早已是石头的质量。时光荏苒,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变成了化石,生命中无法复制的瞬间,被特殊的载体记录下,凝固成生动的诉说,穿越上亿年的岁月。那一刹那的姿态,因此永恒。
需要怎样的机缘巧合,它才能被岩浆包裹,又需要怎样的外界条件,它才能成为化石!这是一个谜。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大自然造化了万物。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将亿万年前的海洋贝壳嵌进了今日高山上的岩壁中。据地质人员推测,几亿年前,这里也许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长久的变迁,原来的海底升成陆地,陆地变作海洋。
那虫化石,在漫长的地壳运动的过程中,随着熔洞的被发现而得以向世人呈现,多么难得!这又是一个谜。
只一会儿,那群人自动解除了对我的包围,浪潮一般向洞的前方涌去。我下意识地抚摸起虫化石,动作十分轻柔:1亿年前的生命,让我不得不肃然起敬!在自然面前,人类如虫豸般渺小。感谢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没有任何理由不认真对待。活着,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万箭攒心,犹能举头对苍天一笑的境地。
同伴催我赶路,我说再等一等。他问我想干嘛,那旅行团已到前面去了。我说,容我祭奠一下这仙逝亿载的生命。说实在,我在内心深处虔诚地祭奠这只亡虫。以祭悟道,从来就是中国人的智慧。视死如生,视生如死,生死相续,在茫茫的宇宙中绵延……
穿行在仙洞内部,多次穿梭于亿万年的时光隧道。在喧哗的游人之中,我沉湎于内心寂静的狂欢。曾经一度迷恋摄影摄像,刻录光盘,只为挽留时光的步伐。那一天我不禁动摇,几乎不再要求同伴为我拍照留念。
一阵风,可以唤醒一个季节;一棵芽,可以振奋一滩荒原。一只不起眼的虫化石,引发幽思,让人在崇高中成长。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