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始写字了,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写,日记已经写了好几本厚本子,但终究是自己的隐私的,真正意义上的写是要给别人看的。
其实我是不太会表达的,当面和别人争吵说出道理可能会脸红脖子粗,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来反驳,瞅着别人更为尖锐的眼神便心虚泄了气,到嘴边的话想想好像并不能证明什么又咽回去。心里又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一股闷气不甘拿起日记有很多感想又能絮絮叨叨地写很多。
我是写不了那么用词优美辞藻华丽的文字,用不了那么文绉绉诗情画意的表达,古文诗词歌赋对联什么的自己也不太会很好地把握运用。只是希望把自己的所想所悟表达出来,希望能有人有所共鸣有所思考。但确实是不喜欢那种中学所谓的固定模板,或者说是套路,写文章应该是自由灵性,真实而打动人的。生硬地背诵案例开头结尾好词好句套用,丝毫没有一点文章的仙气,有的空有虚表,也不一定有所感悟,感悟也许是有些的,只是不见得那么深厚,外表包装的确实挺华丽,而有的老师就喜欢在一系列八股文中挑出不见得多有感悟而包装华丽的文章,同样要求我们按所谓的套路规矩来写,然后给应试教育制度下一个合理衡量的分数。倒是欣赏那些在大型的杂志和网站发表文章的,那真是有思考和文笔的优秀之处,不是完全套在套子里,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倒不像那些从小有才华的作家,像张爱玲从小文笔就很好,有文学天赋,当然也有后来者,莫言和余秀华等,通过积累与磨练自己的文笔,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和思考而逐渐成熟。也有像芥川龙之介,史铁生等人生经历深刻而引发对人性的剖析和人生的哲思。当然也有综而有之的,只是哪方面更突出具现。
我喜欢用文字来表记录,希望把看的,听的,想的,懂的道理和思考表达出来,也许文字有些尖锐,但无尖锐不思考,也许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其侧面的维度,也许会感到另一角度的耳目一新,哪怕有谁有些共鸣或深有体会而理解就是值得的,类似日记的文章的价值就在于其反思与感悟的效果,在每天结束的时候文章或日记里所写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读和写时大脑所思考的内容,这便是文字与阅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