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和电影,丰富了我整个暑假的天空
对于我来说,两个月的暑假真的不算长。7月份刚放假,我就回了一趟老家。我一年只有两次回家,寒假和暑假,我要好好的把握这两个机会。在家里呆了半个月,就匆匆赶回来了。因为我要参加第三届教育行走活动。虽然这次教育行的活动只有三天。但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我见到了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和江湖一刀谢云老师,结识了一批胸怀教育梦想的人。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这样的活动让我知道,教师的成长来自于内心的渴望。虽然大家都不会说,但每个人都在默默的成长着,默默的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梦想。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的人默默的写作十多年,终于完成自己的出书梦。有的人坚守农村工作岗位几十年,但为教育从来没有怨言。有的老师头上并没有什么光环,但对教育侃侃而谈,说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教育故事。对于老师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不仅是指行业的圈子,还有生活环境的圈子。面对其他行业,我们能够看出别人对教育的理解。面对着遥远的生活圈,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又在做着什么样的教育。在这样的交流和行走中,思维在碰撞着。脑洞打开。除了身体上的行走,还有心灵和精神上的行走。而这种收获主要是来自于书籍。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十本书,写了十多本书评。近年来读书越来越深,更偏重于文艺理论书籍。重新温习了一下朱光潜的《谈美》和《谈文学》这两本书。书很薄,但内容很丰厚。通过这两本书的阅读,我知道美离我们并不遥远。人生处处皆有美。美让人生更加艺术化。朱光潜先生从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来谈美。阅读这本书,可以提高我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也可以学习到文学创作的经验。或许有人会一辈子都不去写作,但作为一个教育人。你的文艺鉴赏水平是要有一些的。就算你不去创作。这本书也有助于你去品味欣赏生活中的美。考验人的性情和情操,让你的人生更豁达和美好。我相信拥有这样生活态度的人,教书的时候,一定传达给孩子更多真善美正能量的品质。教育并没有那么功利化和实际化。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谈文学》这本书,直接提升了我对文艺书籍的鉴赏水平。并且帮助我找到了自己写作上的最大误区。就是只管自己埋头写,从来不去冷静的分析反思自己写出来的作品。根据朱光潜先生的引导,我的写作逻辑性越来越强,写出来的作品更加耐读。
金圣叹评《水浒传》。虽然只有短短的70回,但却让我学习了一个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是如何点评文艺作品的。且不说他点评的观点我是否赞同,至少我学会了文本细读的读书方法。针对书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金圣叹总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当然他对《水浒传》更多的点评来自于这本小说的文法知识。从中可以学习小说创作的一些套路。如何做铺垫,埋伏笔,做引子。小说的结构脉络是怎样构思的。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对小说进行解读。金氏评书的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书本的点评。金圣叹点评版本《水浒传》是最好的古代小说点评书籍。
在我回老家半个月时间里,我重读了一遍《红楼梦》。身体虽然在休息,但心不能休息。现在读书已经不同于学生时代,囫囵吞枣的情节式阅读,而是带着问题带着反思来读书。这次系统的读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家族是如何从繁华走向没落的。也让我看到了古代官宦人家的生活。还让我了解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们之间是如何相处的。我开始尝试着用一些文艺理论知识来分析这部书。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每个人都不同性格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文化知识。贾宝玉之所以能一直忍让包容林黛玉的小肚鸡肠,完全是出于对她深深的爱。他们的爱情并不能够得到圆满,完全是因为他们家族环境的不允许。
另外还有教育类的书籍。《不跪着教书》,让我深深地聆听教育家吴飞先生,对当代教育时事一针见血的评论。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教给我如何通过教育叙事的写作成就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教师阅读地图》教给我,作为一名老师,如何通过科学阅读走向专业成长。永正教育文集全套共六本书籍。通过自己的从教经历向我们分享经验,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梅建洪的家校沟通,告诉我们,家校沟通的秘诀在于,少谈感情,认真工作,让家长看到孩子在你的带领下发生的切实变化。
这样的教育书籍太多太多,这样的收获也太多太多。
电影,丰富了我暑假的半个天空。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