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因为测试结果,就指着自己说“你最好全部从实招来”。
最近沉迷做人格测试,以前对这些是不感冒的。
既然感兴趣了,也花时间了,那就也分享出来,给同样感兴趣的朋友玩一玩。
文章会分四个部分,可以跳读,也可以按顺序往下读。祝阅读愉快!
一、我为什么建议每个人都做做人格测试
二、有什么测试可以做
三、个人结果和进一步使用
四、小结
一、为什么
👍这些好的
「如何在这个充满意外和不确定的世界生存」
认知理论认为,对“有意义”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希望将世界放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之中进行理解,不愿意陷入无意义而混乱的处境之中。
「银光闪闪的天空」
找到你的天赋、优势。为什么看了人格测试,你仍然不能判断自己能不能学会PR、Excel,你仍然不能确定世界需不需要我,因为人格测试不是帮助你来做这个的。找到天赋起码可以一般努力一般收获,但是不适合自己的路是加倍努力减半收获。赢的前提是不输,小优势在长期可以得到最优体现。
「一片水土养一方人」
人是要汲取营养的。环境像土地,人像幼苗。你非要在红土地种水稻,不用看都知道结果是什么了。但是适合酸性土壤的茶树、杉木就可以在这里被种植,在这里生长发育。
👌那些没那么好的
排名前三反对的理由有1.迷信 2.受暗示 3.贴标签
迷信
有人觉得这跟星座、生肖一样,有迷信成分。我的想法是,生肖、星座是固定的,生下来就确定的,但这个是经过测试,得出的结果。非要比科学性的话,这个更胜一筹。
受暗示
有人觉得我不听我不听,人都是会对号入座的,我不要受暗示。我的想法是,你也没必要因为测试结果,就指着自己说“你最好全部从实招来”。这只是给你的一个参考,不是要判你死刑。
贴标签
有人担心如果我是A类型的人,那我就有封闭、不容易执行细节等等的缺点,这是不是简单地对我下判断了呢。其实人格测试不是为了归置污名。还是那句话,是让你不要冲着逆风去,因为个人都是有限的、脆弱的,不要翻盘不成倒是翻船了啊,朋友。
不,当然不是。这些理念不是用来给人贴标签,攻击羞辱别人的。它们只是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二、有什么
01/ 16 personalities
有两个网站,先推荐我比较喜欢的这个。
1.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E4%BA%BA%E6%A0%BC%E6%B5%8B%E8%AF%95
喜欢的理由显而易见,画面丰富又美观。
一开始我的大脑都被欺骗了,没发现这就是“老套”的16型人格测试。
测试结果会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介绍、优缺点、伴侣、友情、作为父母、职业道路、工作习惯(适合的上司、同事关系、作为管理层)、结论。
测试页面是这种感觉。
2.https://www.apesk.com/mbti/dati.asp
第二个是这个,有93题和28题两种版本可以选。
02/ Pioneers, Drivers, Integrators, and Guardians
第二种这是在职场中,团队用过的一种测试。
- 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开发了一个包含20个问题的工作场所人格测试。
尽管人们有时可以根据情况体现所有四种类型,但调查发现大多数人是从一两种中汲取灵感的。
必须抱歉地说我还没找题目,朋友们可以就着结果看一下自己对这类分类是否感兴趣,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去找找题目。
三、个人结果
INFJ倡导者、INTJ专家型和ISFJ照顾者。
INFJ是在16 personalities测出来的,INTJ是在apesk的93题版测出来的,ISFJ是28题版测出来的。
分享一个我自己让测试结果不仅仅是测试结果的方法。
使用的是石墨文档,建立「我」的文档。这样子,我就可以打开文档就一眼看到关于“我”的描述,也可以继续积累自己对描述我的这个词的理解,还有积累事实,去佐证为什么我认为我是这样子的人了。
四、小结
测试的意义在我看来有三个,自我对话的开始、接受和精力配置还有人格多样性对世界的价值。
不管是测试结果中你认可的、质疑的,都构成了自我对话的开始,它驱动你选择特定的职业道路和生活方式,又反过来塑造你。
接受不可改变的,将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
每种人格都是世界多元性的一部分。一席有位讲者何宏怀分享过,我们一方面要享受价值多元,另一方面可能要忍受价值多元。《原则》的作者也建议,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任何人的单一体验本质上都是存在扭曲的,我们应该承认和认真对待这一点。
最后,用北辰青年的一句话来送给大家,行动是一切改变的核心。
PS.顺便说一句,我老是觉得简书排版出来很丑。可能是我能力太有限了,希望能发展出排出美丽排版的能力吧。有好看的排版请给我指个路了,谢谢。
拓展资料
[1] 16型人格与MBTI(开篇),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712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