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系统就是可以用来解释(一种功能是对对象的范畴界定,系统分析,发展判断,并最终形成结果)的系统(有输入和输出,输出就是解释的结果)
解释系统深刻地影响决策系统,决策系统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你在为人处世中的一切
解释系统越接近真实世界的样子,用的就越从容不迫,不被打脸。
下面我们通过系统思维来分析解释系统。
系统思维:输入,系统,输出
认识解释系统可以从黑箱视角和白箱视角来认识。
黑箱视角指把系统当成一个整体,而里面什么样不用担心,只要知道可以实现某功能。
这里有个悖论:黑箱视角是产品视角,如果你期待解释系统是一个好产品(因为只有好产品,才能输出好功能),那么,这款产品必须要精良、优秀才行。而悖论就出现在,“解释系统”这款产品的生产者是你,而你又并不知道这款产品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因此我们只通过黑箱视角来剖析解释系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进一步来认识解释系统,下面,通过白箱视角,把解释系统一层一层地打开,共分成四层,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
第一层,每个人的解释系统都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我们在解释任何对象的时候都会套用同样的解释框架和不同的假设
第二层:进一步打开解释框架
里面可以分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做X(X指活动)”就是指“X自动出现”的简单说法。比如说“系统1完成了对整个环境的判断”,本意为“对环境的判断自动完成”。
• “系统2启动去做Y”指的是“提升警觉、瞳孔放大、注意力聚焦、Y活动开始进行”的简单说法
将解释框架按照第二层的解释可以将功能描述成:
对象a通过系统1对a进行判断,如果可以解决直接输出a',
如果系统无法解释,交由系统2进行解释,如果还是无法解释
重新交由系统1进行处理,系统1会想各种理由劝自己放弃
第三层打开
系统1是两个部分构成的,分别是:感觉和直觉;系统2则由记忆、计算、觉察构成。
整个过程可描述成
对象a通过我们五官映射到我们大脑,而后通过直觉进行判断,此时系统2也会调去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一起进行解释,如果可以解释,会激发系统2的觉察,但由于解释结果也是有一部分是系统2中的记忆影响,所以系统2会随便审一下就通过,直接输出对象a'。
如果对象a无法进行解释,则系统2通过记忆调取相关信息,并通过计算,输出对象a'
系统1“第二次启动效应”,当系统1在系统2分析计算无效之后再次启动,通常只会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放弃解释,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自己就是应该放弃的
第四层打开
对象a进入大脑后被感知成像,而后系统一进行模式识别,而后跟常模进行比较。
这里举例子说下这个过程:
现在家里阳台上放着一个花瓶,回家后发现花瓶碎了,花瓶旁边还有一只在叫花猫。
这里模式识别就是识别出花瓶碎了,常模是个“if...then...”的结构,那就是“当我到家时,花瓶是好的”。
而后系统经过把常模和识别结果比较出现差异。
当出现差异后,会因为这个差异的大小出现惊讶程度的不同。
当出现差异程度小,没有引起我们的惊讶的时候,
因为连贯性需求会把对象a和常模通过构建一个故事进行关联解释,这时候系统一往往会用因果关系将并没有因果关系的两者进行关联,也就是出现常说的归因谬误。
构建的故事通常是由系统2提供理由,帮助系统把故事编出来。因为这样通常出现认知吝啬鬼的现象,即系统2懒得启动,默认放行。然后认知就放松了,而常模也会被更新了,补全了对象A和原有常模有差距的部分,而这个补全通常是有问题的,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编造出的因果故事来补全的。
当差异引起我们的惊讶时,跟不惊讶相比,不一样在于,会对我们的解释结果进行判断,如果可以解释,后面的跟不惊讶一样。如果不可以解释那么会激发系统2
系统2会从记忆中调取知识组块,进行分析计算,而后输出结果,然后又作为全新输入进入循环系统。
如果系统2无法得到结果,就会进入最下方的线路中,系统1再次被激活,它又开始编造故事,但是这次,它抑制了系统2的审查,只允许系统2为它的鬼故事提供各种支持,最后让自己说服自己。你看,在这个线路中,依然有更新常模的环节,如果你的常模在“放弃”的时候被更新,就会有一道隐形天花板在你的头顶上不断强化和形成,而你就会被困在某一个范围之内。
因为连贯性需求,这个差距要用个,故事来,输出解释结果解释,那只猫就会被引入进来“猫打坏了瓶子”。但这个判断是没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