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为每一个人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同的角色,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收获了属于生命的魅力。
12曰5日晚,桃江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载入小城史册,这是协会1200多名志愿者最难忘的一天——桃江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益阳市2016年度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在益阳大剧院,协会会长朱明星先生,端端正正将奖牌捧在怀中,笑咪了眼睛。这笑容内容丰富,有幸福,有欣慰,有自豪,更充满了干劲。
我深深体会这份属于环保志愿者们的精彩:
协会的主攻目标切实可行,活动具体有成效:协会近五至十年的主攻目标是“守护桃花江,打造百里画廊”。
围绕这个目标,协会组织了“桃花江(獭溪)30公里环保行”,没有花费政府一分钱,没有动用任何的政府资源如警力等,没有给老百姓增添任何困难如交通管制等,成功举办了这次活动。自费参加的环保公益团队32个1177人。这次活动,引起了沿岸十多万村民的围观或关注,105.9民生新闻台全程直播,关于此次活动的新闻刷屏了本地微信朋友圈和小城各路自媒体。
协会大力发展分会、壮大队伍,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桃花江沿岸的镇村。促推县政府出台了《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及《划定生态红线的决定》,将桃花江两岸全线500米以内划为禁养区。我们还主动与沿途镇村对接,协会骨干联系包村,协助治理,加强监管。
高调宣传,大秀“绿马甲”。5个分会、17团队共1200多会员(不含五个正在筹备中的分会近1000人)共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五十次,超过一万人次,关注过的村民(居民)超过30万人次。“绿马甲”已成为小城居民心中“环保志愿者”甚或“环保”的象征。【环保志愿者在行动】系列微信直播,成了微友转载最多、最流行的品牌栏目。还有县广播电视台的报道三十多次,《益阳日报》的专题报道两次。
强推制度兴会,制度管人管事。协会成立后共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九个,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人人照章办事。我们深知财务制度是民间协会的敏感神经,是成败的关键部位,因此,在成立之前作为“顶层设计”的重点做了精心调研和反复论证、讨论,终于制定了我们所能看到的最严厉《财务制度》,其中设有专门的会审小组、财经管理小组等等,达到了杜绝浪费、赢得人心、方便办事的“三赢”效果。
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迅速推进协会各项工作。
宣传手段新。一是充分利用微信的传播功能,总会有总群,每个分会有分群;总会开辟了微信公众号——《美丽桃江》共发二十二期,关注达五万人次。二是开展征文比赛,发动志愿者写文章,晒晒自己的环保、低碳生活,目前共收到来稿三十五篇,活动正在进行中。三是在环保志愿者中开展“每月一星”评比,每月在《美丽桃江》微信平台上推出一位“环保之星”,目前已推出三位,至一个年度再评出全年的“环保之星”。四是环保知识进课堂,浮邱山分会请环保专家为枳木山中学500多名师生授课,取得了初步成绩,将组织“讲师团”在全县推广。五是寓教于乐,编创大型花鼓戏《拆猪场》,将于元旦节后在全县巡演。这台花鼓戏历时五个月,剧本的创作从小城的剧作家两易其稿,到省城的大家三易其稿;剧名从《打铜锣新传》到《拆猪场》……历尽艰辛,已正式排练。
思维方式新,将“支部”建在“连队”。为了强化协会对分会、对志愿者的管理和工作推进,我们不光只在乡镇成立分会,而且在重点方位、有代表意义的村设立分会。这一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网格化”工作管理模式,实用、接地气。田庄湾分会将五十多名环保志愿者定位到全村的“网格”,各自“四包”:包宣传教育,包检查监督,包垃圾不出户,包没有偷排、漏排污染物。效果好,正在全县推广。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桃江环保志愿者们汇聚每一个人的能量,终于在这一夜努力绽放,将生命的热情展示给精彩的世界!他们不是偶像,却恰恰是一张张彰显时代精神的名片。他们身上激荡着满满的希望。桃花江,我们热爱的家乡,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方蓝天碧水,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