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人生劳逸常相若,未经清贫难成人,不受打击总天真:姑姑是妈妈她们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姑妈和妈妈因为是事业单位,二十六年一直工作相对稳定,但工作这事情在姑姑身上确实有点儿时运不济,她是三姐妹中唯一一个高中毕业生(我们虽然一直说姑姑是三姐妹中的最高文凭,但由于妈妈和姑妈成绩都很好,唯有她的智商颠覆了咱家的基因,所以难免有点儿“嘲笑”的意思),但田由于家里的变故,两个姐姐又都已上班了,家里老人又只愿意侍在农村,不想去我妈妈所在的镇上,于是在之后的两年,照顾两个老人,还有我这个小屁孩的重担就放在了还未成年的姑姑的身上,她身高不到一米五,但长相清秀好看,说话声音细腻温柔,原本在这个年龄应该好好打扮自己,出去打工,顺理成章地找个条件不错的男人照顾她的,可那时,她在家除了做事,又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奶奶脾气不好,一醒来就爱说姑姑这不好那不好的,至今姑姑想起来都有点儿排拆母亲的这个性格,我那时还小,还不大会走路,她就天天抱着我,我一天一个苹果,她也要吃一口,我又只许我手拿着,让她啃一口,她一口下去总能咬到我的手指头,我便大哭,又会引来奶奶的大骂;两年后,她终于进了张金镇闸管所,可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做,二十四岁生阳阳(表妹,爸爸是襄阳人,所以给她取小名叫思阳),为了买房子,夫妻俩便来到广州打工三年,二十六岁那年,奶奶去世,奶奶失去意识时,姑爷和我去邮局发电报告诉姑姑母亲病危,她听到有家里寄来的信便心想可能母亲已经不行了,回来路上的几天,车开动了多久,她便也哭了多久,可惜还是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十四年后,她与我聊起这件事,她说,那时自己二十六岁,从此无父无母,除了两个亲姐姐,她像是一个孤儿;随后回襄阳小镇龙湾开小餐馆方便照顾孩子上学,三个人挤在餐馆的小阁楼上,我妈去看过他们一次,回来跟我说,那小阁楼脏的乱七八糟,她看着直心痛,小餐馆的生意也一般,为了生计,就又把孩子交给公婆,又去了北京,别人以低价转让给他们一个小商店,刚开始,他俩都以为很划算的,但不到两三个月就拆迁了,前几年挣的一点儿钱一下子就赔光了,于是姑姑在北京做了两年的保洁,北京的冬天极冷,也要定时定点出门打扫;
他们又一次来广州了,去面试时,只要哪个工作要,立马就去,从末想过自己愿不愿意干,如今,她在住的附近的小超市里已经干了八年了,我说,你这站神都站走了几代人了,她现在每天回来腿还是会痛,虽然丈夫已经混得不错,收入可观,但她仍然在坚持这份苦活,生活也是处处节省,因为她想让以后过的更好一点儿……这就是我的姑姑,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龄就用她小小的肩膀撑起家庭的重担,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童年就被迫两地分离,这二十年颠沛流离,历经生活的苦处,却总是爱傻呵呵的笑,没有多大主见,但总是爱人,并且心怀感恩。祝福每个像姑姑一样历经苦难却继续安分努力生活的妈妈们身体健康,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