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2017年广西区考】根据你对“给定材料5”中划线部分“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2)观点正确,内容充实;(3)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丨思路提纲丨成公原创
中心论点:让身体忙起来,让脑子转起来。
对策一:忙碌,要勤劳,深深扎根,默默耕耘。
对策二:忙碌,要勤思,上下求索,内外兼修。
对策三:忙碌,既有勤劳,也要勤思。
丨原创范文丨成公原创
让身体忙起来 让脑子转起来
成公申论 木昜
我们常说:“勤能补拙。”但有人却语出惊人:“勤可致拙。”什么意思?过于忙碌而无暇思考,很可能越忙越糟,越糟越忙,陷入恶性循环。毛泽东同志,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投身革命之时,并未停止阅读和思考,思考革命的方向、民族的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也是一边下地干活,一边挑灯夜读。忙碌,不仅要让身体忙起来,更要让脑子转起来。换言之,要勤劳,更要勤思。
忙碌,要勤劳,深深扎根,默默耕耘。天道酬勤,勤劳是人类的美德。尚书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做梦只需轻松一瞬,圆梦却要辛勤一生;立志不过弹指一霎,遂志却要奋斗终身。一生是否太长,终身会否太难?毛泽东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这是身体力行过的人才有的体会。人生,就是一场战斗;青春,就该用来拼搏。事不论大小,做了就有转机;业不论成败,做了就有功劳。勤劳有其本身的价值。名牌大学生小姚,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没有继续做梦;面对老家种种凋敝,没有望而却步,而是以梦想为彼岸,以辛勤为舟楫,挨家挨户调研,一步一步攻克,终于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收获圆梦的喜悦。没有辛勤耕耘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忙碌,要勤思,上下求索,内外兼修。忙碌,要有意义。意义从哪里来?从自主中来,从自由中来,从自省中来。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劳碌中坚守初心,坚持自我,不被繁琐事务消磨意志,浇灭激情;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劳碌中抓住本质,悟出规律,摆脱繁琐事务的奴役与禁锢,主宰自己的人生。不爱思考、了无乐趣,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精神素描。显然,这些年轻人把事情弄颠倒了,懒得想而不是想着懒,为了应付辛苦而辛苦,而不是为了不那么辛苦而辛苦。关键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是一把利刃,帮我们斩断乱麻,以简驭繁。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劳碌的价值,需要思考来揭示;生命的愉悦,需要思考来赋予。
忙碌,既要勤劳,也要勤思。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乏思考的劳作好像单调的东流水,容易让人厌烦,也容易迷失本真,让我们忘了我们为何而劳作,为何而奔波。同样的,沉迷于思考而不身体力行,也会像脱离了大海的鱼、离开了土壤的树,缺乏生命的源泉和养分,生命会衰微,精神也会枯竭。新时代,需要的是知行合一的人才,需要的是起而能行坐而能思的复合型人才。医生要想治病救人、医术高明,必须先学好扎实的医学知识,但更需要在治病救人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反复思索;科学家要想自主创新、学术上有突破,也必须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不断实验,反复试错。平凡的我们,更需要努力奋斗,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希望的花朵,用思想的木浆乘风破浪。
泰戈尔说:“劳碌中充满着快乐”。忙碌对逃避思想风暴或沉溺思想泥潭的人来说,是苦役,是牢笼,是永无尽头的绝望深渊,是无限循环的悲惨世界;但对知行合一的人来说,是磨砺,是希望,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的不朽事业。加缪说:“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当我们领悟了忙碌的真谛,也有理由相信,勤劳与勤思的人生也必将是快乐而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