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美,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支曲子,我不知从何弹起。上千条街道你要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所有这些问题都涌到你面前,你却不知尽头。尘世这个琴键太大,你根本无法演奏。这不是为凡人准备的,这是上帝的琴键。
“只要你有好的故事,还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你的人生就永远不会完蛋。”影片《海上钢琴师》主人公1900传奇的人生历程就由好友迈克斯娓娓道来。
影片符合导演多纳托雷一贯的诗意也深刻的风格。运用娴熟的现实与回忆穿插的二元性手法,将叙述与回忆无缝对接,穿插其中的钢琴曲一首首都直扣人心,画面唯美,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视听盛宴。而在这享受的同时,多纳托雷借主人公1900所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叩问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关于你眼中的世界,关于价值的定位,关于生命的质感,关于选择。它不教你如何选择,它只是传达这样一个困扰这个时代的问题。
主人公1900从小被丢弃于弗吉尼亚号轮船,终生在海洋上漂泊。这个传奇的天才少年在偶然的机遇下或说是命运的安排下,学会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感知世界。他在风浪来时从容自若地弹奏着钢琴;他不甘于循规蹈矩,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率性而为,美妙的音符在他的指尖动情的流淌;他只在三等舱为听众演奏属于自己的音乐,面对世俗利诱,始终不为所动。时代更迭,他却始终不肯离开他生长的弗吉尼亚号,不肯离开海洋,最终在炮火中悲壮的与弗吉尼亚号一同化为灰烬,消失在辽远的深不可测的海洋里。
终其一生,他都只是在海洋上漂泊,于他而言,弗吉尼亚号轮船就是他的世界,漂在海洋,没有终结,却是始终在最靠近太阳的地方。他在音乐中遇见和感知这个世界,冷眼旁观却得其精髓。世俗的功名利禄,在他极致的纯粹面前都没了底气。颠沛的世人庸庸碌碌的追求着美国梦,他始终无动于衷。外面繁华多彩的世界和他只隔着一块船板,他也不为所动。
听老人说,在岸上可以听到海的声音,它在呐喊,它会告诉人们这一生该如何度过,于是,他决定上岸。然而,走到船梯的中央,他毅然转身,回到他的归属——海洋。
故事的结尾,现实和回忆汇合,迈克斯找到了坚守在废船上的1900,两人展开了对话,我们也终于理解了他的选择。他说,让他改变主意放弃上岸的,不是他看见了什么,而是他所看不见的。“钢筋水泥的城市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尽头。琴键有限,钢琴无限,在这些健上所能创造出的音乐,那才是无限的。你可以在有限的钢琴上表达出无限的快乐来。这样才是我的生活。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美,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支曲子,我不知从何弹起。上千条街道你要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所有这些问题都涌到你面前,你却不知尽头。尘世这个琴键太大,你根本无法演奏。这不是为凡人准备的,这是上帝的琴键。”
1900最终选择与弗吉尼亚号同沉海底。对他而言,在海上漂泊的弗吉尼亚号就是他的世界,世界崩塌了,他也留不住了。
多纳托雷借1900之口,深深叩问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你在汲汲的寻找不属于你的四季如夏的世外桃源吗?在欲望膨胀的年代,你选择孤芳自赏还是随波逐流?
有人说,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封闭了自己,像一只井底之蛙不肯走出自己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他对未知和迷茫的恐惧多于对死亡的恐惧。的确,这样纯粹的人面对世俗面对无止尽的物欲该有多大的恐惧?
选择的泛滥、欲望的膨胀是这个时代的病症。心理学上说,人正常能承受的选择范围是七到九种,面对数不清的选项你如何抉择?淹没于选择之中,你不会迷茫吗?看不到尽头的城市,藏在一个个面具下日益膨胀的物欲,你不会害怕吗?至少 ,于我,选择越多,我就越害怕做决定。我怕错失机会,也怕自己做出的选择不是最优,以至于在成长的旅途中总是坚定不起来,总是喜欢环顾四周,想要确保自己正走在和大众同行的看起来光明的大道上,因为这样,我还能安慰自己,没事,还有这么多同伴呢。
1900,这个正巧出生于世纪之交的传奇人物,世人皆醉心名利物欲他独醒。这别具匠心的取名是否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远去?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为现世琐碎的利益纷争奔走,我们成不了传奇,我们要与这世界和解。我虽然困惑,亦无心与这世界对抗。只愿我们都努力清醒着,在心田留一抹海上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