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干事创业,必先树牢正确政绩观。”“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身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以发展实绩实效为准绳,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标尺,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为民解难、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把解决群众难题作为干好工作的着力点。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却如同一面镜子,让领导干部的境界、情怀高下立判。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在追求政绩上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干工作、谋事业要坚持群众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难。始终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俯下身子、沉下心来、铆足力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项项的去解决。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既做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一些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少操心、不揪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干好工作的落脚点。视个人利益为“浮云”,才能视群众利益为“泰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因此,人民才是评判政绩的主体。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事,有哪些好事、实事,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看在眼里;工作做得怎么样,人民群众心中有一杆最公正的“秤”,他们最有资格评判。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板凳要坐十年冷,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精神追求,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坚持不懈为人民解难题。“政声人气后,民意闲谈中。”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能干事、干成事、做实事的党员干部自然会赢得群众的口碑、受到百姓的拥戴、获得组织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