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一会高兴,一会沮丧,一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会觉得自己被全世界给抛弃了。当我们有情绪时,大脑和身体的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有人把情绪比作我们人体的底层操作系统,把理性比作运行在这个系统上的软件,不管软件多么先进,如果底层操作系统崩溃了,任何软件都无法运行。我们平时所说的成熟的人、情商高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识别情绪语言、懂得回应情绪的高手。在做好情绪管理之前,我们应该先来弄清楚,情绪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古希腊到现在,各个学派的思想家都试图给它下定义,粗略地统计至少有20种。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大脑的结构和运作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人们发现虽然情绪的种类多种多样,难以捉摸,但是它们总是发生在我们身体内部的,总是有与之对应的生理学基础,只要研究清楚大脑里的化学元素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搞明白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就掌握了破译情绪密码的钥匙。
通常我们会把情绪和感受混为一谈,觉得这两个概念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情绪和感受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情绪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量出来的,感受只能用语言来描述。你可以把感受理解为是情绪的外在表现。
我们要科学的谈论情绪,就绕不开达尔文的著作。达尔文在创立了进化论的同时,还给心理学领域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就是他在1872年出版的一本书,那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确定了情绪是进化的结果。从进化的角度看,所有机体都展现出了天生的、原始的、有助于生存的情绪机制,这种机制的两极分别是趋近和回避。
在情绪上,趋近对应着愉悦,回避对应着痛苦。比如获得食物和性关系显然就是趋利,它们能带来生存和繁衍,也就相应地能让机体产生快乐和满足。相反,让机体恐惧的捕食者或是其他危险的情况就会使机体痛苦,从而回避。我们通常会把情绪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种,消极的是坏情绪,积极的是好情绪,但是从达尔文这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好与坏的差别,而是趋近与回避的差别,消极情绪包括很多种,愤怒、内疚、羞愧、懊悔,这些都暗示我们要抵御某种事物。积极情绪包括快乐、欢笑,它们暗示着我们倾向于渴望拥抱某种事物。
那么我们的大脑中是什么地方在产生情绪呢?主要是边缘系统。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大脑分为三层结构,最里面的是脑干,负责人体的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心跳等。包裹着脑干的就是边缘系统,有下丘脑、杏仁核等,它负责情绪的产生。最外面的是皮层,它像帽子一样扣在边缘系统上,负责思考、逻辑推理等理性思考。
一般人认为理性和情绪是大脑的两种相反的属性,彼此矛盾、相互竞争,就像油和水一样,互相排斥。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教导,做决策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思考。但是最近20年,这种论调受到了挑战。在做决策时,情绪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理论是由一位叫做达马西奥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他创造了“躯体标记假设”理论,这个理论的意思是每当面对一种情景时,我们的身体会自动记录下当时所产生的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这样在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情景时,能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比如你很久以前如果被蛇咬过,那么你再看到蛇的时候,就会躲得远远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是这个意思。
要知道,几个世纪以来,主流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完全是理性负责的,它认为情绪和理性是相互依赖的,在做决策时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理性,那一个人就会不断地分析、对比,但是从来不行动。相反,要是只有情绪,那么就会盲目地行动,会带来极大的风险。简单来说,如果把人比作一辆汽车,那么情绪就像燃料,给人动力,而理性分析像仪表盘,给人以方向。情绪是进化的产物,它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都在我们做决策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情绪和感受有区别,感受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也是进化的产物,它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了解了生物学原理,下面我们依次来介绍三种具体的感受,先来了解愤怒是怎么一回事。
愤怒本质上是一种身体机能,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使自己不受外界伤害的自我保护方式。愤怒是外壳,它里面包裹着的就是恐惧,作用就是引导机体避开伤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感到被轻视和冒犯时,就会表现出愤怒,它可能是冲动的、不由自主的、短促而猛烈的,也就是平时说的怒发冲冠;也有可能是安静的、有预谋的、很克制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简单说,愤怒就是我们在受到伤害之前或是之后的一种攻击行为。
那么愤怒这种情绪和什么因素有关呢?研究发现主要和基因有关。有研究表明,那些特别容易愤怒、极具攻击性的人基因普遍存在问题。在我们体内,有一种基因叫做单胺氧化酶 A 基因,我们把它简称为 A 基因。它有两种形态,其中较长的,产生的酶比较多,活性高;较短的,产生的酶很少,活性低,我们称为低活性 A 基因。如果你携带的是低活性的A基因,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降解就会很慢,效率就会很低,这时候一个人就更容易冲动和发生攻击性行为。他们给低活性 A 基因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战士基因”。
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基因决定论大肆流行,好像所有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用基因来解释了。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携带低活性 A 基因的人都会表现出暴力行为,环境的影响非常关键。如果一个人,他携带了低活性的 A 基因,从小又受到了虐待,那他成年后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概率大概有80%,但是如果他运气很好,在和睦的家庭里长大,那他顶多就会表现出冒险行为,并不会轻易愤怒和攻击别人。因此愤怒与攻击性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愤怒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但是经常发怒会伤害心脏,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因此它是一种需要避免和克制的情绪。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适当地发泄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控制,比如生气的时候去做点激烈的运动,快跑、拳击等,都能让自己的破坏力得到合理的释放。还可以把注意力转到其他的地方,比如听音乐、聊天等,都可以有效地避免愤怒的副作用。还有一种方式是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提出的,他认为当你受到侵犯时,用鄙视的态度来看待对手,能有效地化解愤怒,比如在心里去蔑视对方,把对方想象成一个小矮人,这样能让自己从心理上战胜对手,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和你一般见识。
愤怒本质上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出来保护我们不受外界伤害的一种身体机能,主要和基因有关,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控制愤怒。
下面我们来说焦虑。
焦虑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2010年,美国的一份报告显示,有52%的人因为经济衰退失去工作而表现出焦虑状态,71%的人则是感觉到自己有抑郁倾向。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估计,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受到焦虑的折磨。在欧洲,每年在应对焦虑症上的投入就高达774亿欧元,可见对于各个国家来说,焦虑都是一项巨大的健康挑战。
那么什么是焦虑,为什么人们普遍会陷入到焦虑的情绪中呢?焦虑的底色也是恐惧,但是它和恐惧还不太一样。恐惧是一种面对具体威胁时机体做出的及时反应,当我们面对某种具体的东西时,比如狮子、蛇、坐飞机、演讲等,很多人会有身体上的反应,比如出汗、发抖、呆滞等,这一套恐惧的反应会在几秒钟之内就反应在身体上,而且很多时候比我们的思维还要快。简单来说,恐惧是有一个具体的对象,而焦虑,没有具体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恐惧。正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对象,身体又总是发觉有危险存在,因此身体总是会陷入一种轻微的恐惧状态之中,表现出的也是比较轻微的出汗、发抖、呆滞。
如果我们要问一个人,他焦虑的东西是什么,他的回答一般都会很模糊,比如经济危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等,通常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但是神经科学家们总是要找出一些具体的原因,这个原因不能从外部寻找,而是要从一个人的内部寻找。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种病在城市中特别流行,症状包括头痛、胃部不舒服、时常感觉疲劳等,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办法对这种病症给出一个确切的名字,因此有医生就提出了“神经症”的概念,它包括很多还叫不上具体名字的精神症状。1952年的时候,美国精神病学会觉得有必要把各种心理疾病列在一本书里,以方便世界各国的医生达成共识,因此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现在这本书被认为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这本书的第一版,列入了神经症,到了第三版,把神经症这个概念给拆散了,分成了两个分支,一个是具体的恐惧症,比如社交恐惧、广场恐惧等等,还有一种是广泛性焦虑障碍,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连续6个月内都感到极度的、难以控制的担忧,那他就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也就是我们大众常说的焦虑症。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机构列出的这些症状主要还是基于临床诊断,是根据观察区分的,并没有生物性的基础,这种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诊断,它们本身并不能准确描述一个人的个体感受。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尽管恐惧和焦虑在概念上不一样,但是在大脑解剖结构中却是位于相同的位置。焦虑主要发生在大脑中的杏仁核位置,前面我们说过,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它在什么位置呢,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道光从眼睛射入,还有一道光从耳朵射入,它们交叉的地方就是杏仁核的位置。它是处理情绪的核心,尤其是恐惧反应的核心。如果没有杏仁核,那一个人会表现出无所畏惧,就没有办法感知情绪。
通过对于小老鼠的实验发现,焦虑这种情绪也符合条件反射的定律,就像一条狗听到铃声然后给它食物,训练一段时间后,不给食物只摇铃,狗也会流口水一样,焦虑也会被具体的事件所触发。前边我们说过,焦虑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但是如果回到人身上,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具体描述一个人具体的感受。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焦虑的时候就是他下丘脑在发出危险的警报,这样的描述对于个体来说并没有治疗的意义,这也是科学的局限性。那么怎么理解焦虑的意义呢?作者转向了哲学,他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受到了很大启发。
海德格尔对焦虑有自己的理解。他将看待世界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成状态,一种是上手状态,现成状态就是对现成世界的理论性解释,这其实就是科学应该采取的态度,上手状态是说我们如何通过各种情景和世界互动来发生联系,其实就是说不太考虑理论,凭真实的经验去认识世界。海德格尔认为后者其实更加重要。
从海德格尔的理论出发,我们也可以认为对情绪的体验超过对它的理论认识。海德格尔认为焦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生活会被各种各样的琐事牵绊,不知不觉中沉迷于日常的琐碎事物中,慢慢地就会丢掉原来寻找人生意义的大目标,海德格尔把这种状态称为“陷落”,那么当我们和自己的目标失去联系时,焦虑就会跳出来拯救我们,它帮我们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变得没有意义,让我们重新思考对于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焦虑就像一股强劲的风,吹掉一个人身上多余的装饰,让一个人回到寻找意义的道路上来。当焦虑醒来的时候,我们与世界的密切的共生性关系就会消失,在焦虑中,一切都会下沉,这时候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浮现出来。
简单来说,焦虑是让不确定变成确定的机会,如果你理解它的暗示,那它会帮助到你,帮你认识什么才是对你真正重要的。焦虑还和未来有关,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不会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焦虑,也不会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焦虑,只会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焦虑。有选择,才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焦虑的时候,其实我们只是不知道如何选择罢了。那么如何避免焦虑情绪呢,答案是避免不了,你只能暂时性地摆脱,比如换一种新环境、转移注意力,但是没有办法从源头上制止它。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意义所在,和它共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说了焦虑的意义,它本质上是对不确定性、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它来源于我们的杏仁核,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能帮我们回到有意义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和它和平相处,了解它的意义,才能摆脱它的困扰。
说了愤怒和焦虑,它们都是属于负面的情绪。那么下面我们说正面的也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快乐。
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研究快乐,在那之前对负面情绪的研究占绝大多数,因为人们渴望了解消极情绪的作用机理,从而尽量避免和干预它们。在前面我们说到过,在生存机制上,积极的情绪对应的是趋近,消极的情绪对应的是回避。这种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是不断变化的科学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基础,甚至也是精神分析的支柱。
那么人在快乐时是什么样子呢?最主要的一个特质就是会笑。但是笑也分很多种,比如嘲讽的笑、讥笑,哪种笑代表快乐呢?第一个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是法国医生迪歇恩,他用电极去刺激人的面部肌肉,然后再用讲笑话的方式同时让人们的嘴角上扬,通过对比发现,当微笑来自真心的快乐时,一个人眼睛周围的肌肉会收缩,也就是眼睛是眯起来的。相反,当一个人不得不露出笑容时,眼睛周围的肌肉是不动的,因此真正的微笑也有了一个名字,叫做迪歇恩微笑。
那么快乐到底是来自哪里呢?大脑中专门有一个负责快乐的中枢,被称为“奖赏系统”。它是一个古老的系统,不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在蜜蜂、老鼠、狗和大象的大脑中也有。只要这个系统正常运转,那么食物、性爱这些奖励性的东西就会带来满足感,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就会促进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特定的刺激和行为会带来奖赏,这些都让我们不断地想要更多的特定的刺激。
你可能以为只有正向的刺激才能带来愉快,其实不是,很多负面的行为也能带来愉悦。比如把小老鼠的大脑中置入电极,通过电流直接刺激奖赏回路,那么小老鼠就能直接获得快感。按理说如果电流会带来疼痛的感觉,如果不是直接刺激奖赏回路,那么小老鼠会表现出回避行为,但是被接入奖赏回路的老鼠会主动地反复按压杠杆来寻找电流刺激,就像吸毒了一样。有的小老鼠甚至会反复按压几百次。这个过程简单地描述就是,受到刺激后,大脑释放多巴胺,然后机体产生期待的感觉。
现在研究基本已经确定了一个事实,就是多巴胺并不会直接让机体产生快乐,只是能让他们产生期待的感觉,如果真的得到想要的东西,多巴胺的含量反而会下降。这也验证了一种我们常见的事实,就是我们因为期待而快乐。
快乐还是忧伤在大脑中有没有对应的区域呢?还真有。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在处理情绪时是左右分工的,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别处理不同的情绪,一些大脑受伤的中风患者会表现出情绪的两级反应,要么不停地大哭,要么不停地大笑。哭得停不下来的人通常都是左脑受伤,笑得停不下来的人一般都是右脑受伤,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知道,大脑是分左右半球的,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区域都是对称的,两个皮层、两个海马体、两个杏仁核。当我们谈到某一个区域负责某一种活动时,通常是指一个整体,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情绪的处理。当人们想起消极情绪时,眼睛一般会看向左侧,我们知道,视觉和大脑负责处理的区域正好相反,也就说这时候是右侧大脑在活动。反之也是成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种说法是,这有助于大脑做出趋利避害的决策,左右分工明确不容易出错,要是经常搞混,在需要避害的时候表现出趋利行为,那就会有生存危机了。简单说,左脑负责快乐,右脑负责悲伤,大脑的这种设置机制或许是为了减少错误的情绪而进化出来的。
说完了大脑对快乐的掌管,我们再来说说快乐的好处。研究表明,快乐至少有两点好处,首先是能带来创造力。快乐时分泌的多巴胺能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奖赏系统和前额叶皮层紧密相连,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最高级的部分,是思考抽象概念的地方,同时也是存储短期记忆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共同作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好想法的产生。有研究显示,如果给两组志愿者出示一些完全没关系的词语,让他们去找到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比如树木、计算机、牛奶。第一组测试之前给他们一块巧克力,第二组则什么也不给,对比两组数据会发现,第一组的数据明显好于第二组。这说明快乐能够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快乐能带来健康。美国的两位研究者从旧金山一所私立女子大学的毕业照中选择了一些人,什么人呢?就是在照片中露出真心微笑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在笑的时候眼睛周围会出现皱纹的人。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照片中露出真心笑容的人在婚姻生活以及事业上会更加顺利,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满意。一项类似的研究分析了1952年美国棒球联盟球员照片上的微笑,用这个指标来预测他们的寿命,研究发现露出真心笑容的人比假笑的人平均多出了8年的寿命。8年可不是个小数目,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应该重视快乐的意义。还有研究者研究人们在看电影时能够承受的疼痛程度,发现喜剧片观众比纪录片观众更能忍受疼痛,这很可能是因为多巴胺的释放提高了疼痛的临界值。总的来说,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
快乐和幸福通常是密切相关的,哲学家对如何获得快乐和幸福通常有两种基本的看法,一种是享乐主义,追求短暂的快乐,本质上就是追求最原始的快感。还有一种是幸福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值得追求的不是短暂的享乐,而是知识、家庭、勇气、诚实等美好的事物。有一段时间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但是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幸福和快乐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在频繁获得短暂快乐的同时追求长远的幸福。
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说到快乐的表现和来源,人们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时眼睛周围的肌肉会动,相反则是假笑。快乐主要来源于奖赏系统,大脑的左边负责处理积极情绪,右边负责处理消极情绪,快乐主要出现在左脑。保持快乐能带来创造力,并且能带来身体的健康。
我们可以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追求长远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