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在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时,我找到了答案。
在这本书的第七十九讲“垮掉的一代再谈”里,有一段话,在我看来,就是最理想的生活。这段话是木心在谈到美国的一个“垮掉的一代”的作家时说的,木心说这个作家“天性很有趣,十八岁入哥大,好动,不久离开纽约,开始流浪,比高尔基还强健。他步行,搭便车。美国这点真有意思,真好。一路打工,身边不带一个钱,打短工,打到墨西哥。这样流浪,还觉得太平凡,到二战开始,就干各种杂工,直到1950年。这很好。大智若愚。这是大智若盗。我喜欢这类性格。如果我现在十八九岁,强壮有力,该多好。书要读的,文学书根本不用人教。文章呢?自己改改好了。然后去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国,混到四十岁,积了钱,隐居写作。”
木心的这段话里,最后几句深得我心。“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路,混到四十岁,积了钱,隐居写作。”“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路”这样的生活,是平凡的,说得难听一点,是平庸的。所以,木心接下去说“混到四十岁”,用了一个“混”,继续前面的平庸。“积了钱”是前面的一个小结果,最后四个字“隐居写作”,来了一个大大的提升。“隐居写作”是这句话的灵魂,如果没有这四个字,这句话就只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句子,代表的也就是一种俗不可耐的生活。而有了最后的“隐居写作”这四个字,这句话的境界就是一个彻底的大翻转,从而代表了一种最诗意和最理想的生活。
这段话中,还有四个字,对这样一种理想的生活也很重要。这四个字就是“书要读的”。也就是说,在“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路”的过程中,不能只做工,不能只走路,在做工走路的过程中,一定要读书,这是为最后能“隐居写作”而做的准备,是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过程。
“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路,混到四十岁,积了钱,隐居写作。”这于我,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但也只是理想而已,我早已过了四十岁,也还没有积到可以隐居的钱。但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在年青的时候没有做各种的工,也没有走各种的路,三尺讲台,站了二十多年,回首看看,能够成为回忆的,能够成为写书的材料的,寥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我没有一直的读书。所以,对刚从木心书中发现的“理想生活”,于我,现在还处于心向往之的阶段。这于我,也是高兴的,至少是,我发现了我想要的理想生活,接下去,也许不无实现的可能。
理想生活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但是木心的这句话对每个人都是合适的,每个人都可以把这句话中的“隐居写作”换成自己的理想,换成自己最想要的生活。这是一种在理想的指引下,独立的,面向自己的内心的,自由多彩的,蓬勃的,充满力量感的生活。和那种平淡无奇毫无波澜的生活相比,这是一种多么让人激动的生活啊。这种生活是对自己的挑战,是不断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功不就是完成自己吗?
这是一种有追求的生活。现在的社会,缺少的就是“追求”。人生中,华美的部分并不多,更多的淡如白水的日子。但因为有了理想,有了追求,这平淡里就有了滋味。“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路”,让自己丰富起来。“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路”,不是目的,而是通向理想的过程。
“做各种的工,走各种的国,混到四十岁,积了钱,隐居写作。”木心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说出了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但别忘记了另外四个字:书是要读的。不论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书,都是必不可少的。
读书,是生活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