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忙的。 孩子、工作、家庭琐事等压的我有时喘不过气来。我的文字也是实在感叹得不行了,才一口气写一点。不然我实在是没闲工夫来写啥。当然,我也觉得写出来是对眼下生活一种非常好的发泄方式,多年后世事变迁,回忆起来也可以体会当时的状态。
三十五岁后,我发现心态明显有了变化,首先不再觉得自己和那些二十几岁的姑娘没啥区别,接着就是觉得青春好像离去了,渐渐明白了以前看过的文章里为什么经常会有人感叹青春易逝,接下来可怕的就是对未来的茫然,对生命的反思……想得越来越多,最后心情不开心了。还越来越不开心了。
我经常想,我们作为人类,当下活的开心吗?好像比起小时候,不开心;比起年轻时的父母,没有他们开心;甚至比起现在年老的外公外婆,我都没他们开心。
可是在他们看来,我过的非常好,孩子认为我们大人没有老师管,父母认为我有还可以的工作,想买啥买啥,外公外婆觉得我生了儿子,还有婆婆帮着带,家务不用怎么做,还有车子开。在他们看来,我这是在天堂里的日子。
但我和老公却一直生活在焦虑中,一是由于我们都不是体制内,且都过了35岁,相信很多人都懂得;二是由于我们生活在新一线城市,虽有一套无贷款地房子,但面积太小,还在偏远的方位;三是我们有两个儿子,不说未来,单教育费用,如果想好好培养,那压力也是有的;四是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村的六零后,婆婆有点微薄的退休金,公婆二人生活可以,但万一生病就扛不住了,我父母本还可以,可是有弟弟,所以比公婆还穷,相信大家也懂得。
我明白,最快乐的人不是有钱人,是内心安定富足的人。但当下,房价那么不稳定,想再买一套又怕房价大跌,不买又担心通货膨胀存钱贬值。想孩子上个好学校,但又不想倾尽全力去买学区房降低生活质量,可又担心误了孩子的教育悔恨终身。我们夫妻两人工作都很忙碌,孩子给公公婆婆带有一些问题,但自己又不敢全职。担心未来中国会像日本,那不还是要多赚钱实际。
并非我过分忧虑,我相信只要对家庭有点责任感的中年人,都有我们这样的焦虑。小时候觉得“安居乐业”这个词太普通了,这种状态太普遍了,长大后发现这好难啊!简直是一种理想境界啊!
人到中年,我渐渐明白,人生来是受苦的,人生怎么选都有遗憾,但我内心依然无法平静,求学时代的我们比同龄人努力,可依然如此狼狈。内心的安定在哪里?谁能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