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几点原因。
第一,领导岗位是一种资源。既然是资源,就有交换属性。岗位有了空缺,说明交换的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或者说没有合适的“交易对方”。
如果基层领导岗位有了空缺,那么想上位的员工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如有给上级“礼尚往来”的(比如直接送现金),有给上级鞍前马后提供服务的(比如随叫随到,上级酒局散场后一个电话就能招呼过来开车的),有坚定支持上级决定的(比如上级说要强制加班,马上跳出来拥护天天在办公室坐班到最后,哪怕没活儿也硬候着)。
岗位空缺了,却不提拔下属,可能是下属没有“积极表现”的,也可能是“积极表现”的程度不够,那么有话语权的上级就宁愿让岗位先空着。
如果是较高层级的领导岗位有了空缺,逻辑和基层还不太一样。提拔了谁,谁就会被打上话语权人的印记。未来周围人会默认你是某某某的人,可能在布局、规划、做事上都有相应的调整。因此话语权人对提拔就比较慎重,没有合适人选时秉持宁可空着的原则。
第二,下层领导岗位是上层领导岗位的延伸,上级的命令决定需要下级执行,上级要对执行的效果负责,那么上级就要对下级进行监督和管控。一个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除非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否则是不会被降职或者撤职的。如果你提拔一个人上来,结果这个人直接躺平,你很多决定不是被敷衍就是被拖延,那么你肯定不愿意。为避免出现这种结果,你无外乎走两种途径,一种是提拔自己人,比如亲属(当然是在回避原则范围内)、老同学、老战友等等,一种就是手里有能拿住对方的东西,比如“黑料”,比如你的配偶能决定对方配偶的年收入等等。
第三,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某单位发生了塌方式腐败,新来的上级就会对提拔特别慎重。比如单位处于机构改革或者兼并重组期,人事冻结,等等。
最后,岗位空缺并不是常态,踏实干好工作、提升业务水平,是金子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