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夕,买了一大袋咖啡,每天工作之前泡杯咖啡竟成了习惯,但是总觉得味道太甜。当然我对咖啡的了解寥寥无几,资深咖啡迷不屑的星巴克仅去过几次。
有一天对着一杯速溶咖啡,突然想了解咖啡,就开始查起资料。从咖啡豆产地、种类,到咖啡种类,再到主要制作工具和品牌。总结完之后,变饶有兴趣的向老公兜售,正在我兴高采烈,吐沫星子飞溅的时候,老公抬头说“何不自己学着做呢,我帮你买工具。”我立马闭嘴,忙不迭摆手,“不要了,我也就是查查!”
过了几天,快递送来一个大木箱子,我发现是制作意氏咖啡的咖啡机和磨豆机。我和老公赶紧把机器装了起来,并且亟不可待的开始使用。
“压力要多少?水温要多少?”
“压力9 bar,水温92度”
“压力怎么上不去呢?是不是粉磨得太粗?”
“打奶泡要到什么程度呢?”
老公在旁边调试机器,我在旁边查资料。
在我们每个人喝了3杯不成功的咖啡后,冒着晚上失眠的风险,终于制作了一杯看上去正宗的Espresso,上面泛着一层迷人的油脂。
接下来的一周,我开始能做出简单的心形拉花,用自己的舌头品尝到了网上所看到的“活泼、丰富的果酸”,异常的惊喜。
朋友来到家里,我会制作一杯“非标准”卡布奇诺招待,朋友表示这么快就变成了文艺青年。
我深知制作咖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动手的乐趣,绝对多于在网上查了资料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从买进咖啡机开始到做一杯能取悦自己的咖啡仅仅用了一周。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只要快速实施,发现并没有那么难,而且存在于网上的词汇,会在你的舌尖上鲜活的流动,生活就是这样丰富起来的啊!
想喝卡布奇诺,自己做一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