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婆婆感觉自己的视力在下降,而且偶尔有炫光感。我心里一阵咯噔。
火急火燎就近去了一家医院的眼科门诊,被告知看不清眼底,可能是白内障,建议去眼科医院再确认一下。我已经做好了财力上、生活上压力倍增的准备,而婆婆却深深陷入了对失明的焦虑,心情不佳。
父母那代人其实也是很苦的一辈人,没有享受到太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食粮,现在才勉强沾沾好日子的气味,就要忍受失明的煎熬,想想也怪添堵的。
在接触医学之前,我也觉得医学会让人冷静得近乎冷漠,但是,从医这些年来,我变成了越来越珍惜生命的人。人生艰难,能让病人艰难得多活一天往往意味着他要承受更大的痛苦,所以在摊开手无能为力之前,都会潜意识里考虑一个生命能不能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质量怎么样,家人能不能接受病人的各种意外。
“偶尔能治愈”不是吹牛吹的,是真实情况。
提溜着还没到上学年纪的孩子,带着婆婆一溜烟往眼科医院冲,因为我清楚再淡季的医院也挡不住某些疾病扎堆出现。白内障本身就是常见的眼科疾病,能治当然阿弥陀佛万分荣幸,如若不能治疗,也只能低头接住生活送给我们的磨难。
刚一进电梯,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子就叫住了我,满脸含笑,“我认得你,你是俺孩子的管床医生,俺孩子的婴肝现在已经痊愈了,跟正常一样”。
我恍惚,一则,病人流转快,总共也记住不了几个病人,通常能记住的大体都是病情特殊的、家属刁钻的、特别遗憾的那几类中的典型;二则,婴肝真不是我能治愈的,确切地说是孩子自愈的,这种医学问题在治疗上往往掣肘,单从避免可疑因素和保肝治疗上,其效果往往不及随着年龄增长小病孩自我修复能力的提高。所以,莫名地领了别人的一份感激,我也挺不好意思的,深感欣慰的是,这孩子终于可以健康成长了。
记得,一个出生后就出来持续黄疸、肝功异常、肝脏肿大且硬的孩子,终于在第5个月大的时候各项异常指标恢复正常,她的奶奶坐在病房里高兴得大哭了一场。
在疾病面前,生命总是异常艰难。
无论是初生婴孩、青春正盛还是风烛残年,一场不期而遇的疾病往往意味着生活质量暂时或长久的打折。生活的多姿多彩,终是要依托生命的存在,以及保质保量的持续存在。
经过楼上楼下多个检查,婆婆的眼疾最终考虑是玻璃体浑浊和远视完成的,尚属轻症,无需手术,开了一瓶眼药水让回来观察。回来的路上,她喜不自禁,“看来我的命也不算差”,至少,暂时还是能看到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的。
谁不想有宠无惊、无病无灾地好好过一生呢,偶尔天不遂人愿,只要不影响生活的丰富多彩就行。
还有,生命如此珍贵,有时为了一个病人的抢救,甚至需要赔上白加黑的功夫,但是,心里始终照不进阳光,某些内心有病的人一念之间就自动放弃生命啦,放弃体验生活的乐趣,做了心魔的俘虏。
所以,医人,贵在医心。
生命里有光,生活处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