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靖所著的《天平之甍》将鉴真东渡弘法传奇重现于世,讲述了日本天平年间,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为了寻找传戒高僧、弘法定律,四位年轻的日本僧人不畏艰险随遣唐使船西来中土。最终,清秀但柔弱的玄朗在中国还俗娶了长安街市的女子;粗矿且性格独特的戒融,从开始就不打算再回日本,他只想利用此行更往西去到佛陀的家乡印度;意志最坚强也最像大哥的荣睿不幸病故于任务未成的中土;只剩沉静不多说话,事事看在眼里的普照,一人经历了六次凶险渡海,最终成功迎回了相貌威武如“故国武将”的大和尚鉴真,于奈良东大寺登坛授戒,为天平时代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甍méng,意为房屋、屋脊。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鉴真和尚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亲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被誉为日本国宝。书中写到:“那就是小野为他带回来一个甍,收受者写明为日本僧普照”,“甍是放在寺院大栋两端的鸱尾”,“普照对这鸱尾的形状似乎有所记忆,定是在唐土什么地方看到过”,后来这个鸱尾就被放在唐招提寺大栋的两端。想来作者写作的时候是看到唐招提寺的鸱尾而得到的灵感,由这个漂洋过海而来的带有明显唐土文化的建筑物,继而想到历尽千辛渡海而来的鉴真,并以它来命名这部小说的。
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群又一群人执着的追求和奉献,无论今人是否知道,他们都在用生命谱写着历史,传承着文明。普照的坚持是有回报的,从最初东渡开始,他想要将戒律带回日本的决心就一直未变,在唐朝他一边学习和丰富自己,也一边在寻求真正的大师将其带回日本,正是有了他这样的人作为媒介,才能有日后真正的戒律在日本弘扬开展的场景。鉴真从决心东渡到最终抵达日本,期间无论经历了多少磨难坎坷,其初心始终未改。正如当初鉴真同意东渡时所说,“这是为了法,纵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即便到了最后双目失明,依然没有忘记最初的目的,不畏艰险坚持东渡将佛法戒律传到了日本。也正是由于他们始终不忘初心,才使得在这份传承中的付出永远留在了历史中,不随时空殒没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