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是喜欢做加法,认为获得越多,对自己越有帮助,但是现实却告诉我,拥有的越多,最后时间都损失在切换之中,真正用于改变自己的时间,会变得更弥足珍贵。当自己的时间无形中变得很贵时,自己就会消费不起。所以我学会减法。
比如对于偶像来说,真的有很多,比如巴菲特,比如查理芒格,比如管理大师德鲁克等等一大堆,但是我光切换来切换去就花了很多时间,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收藏进大脑,我能记住多少呢?我又能了解多少呢?这才是值得我思考的问题。一个人的学习,目的不外乎解决目前的问题,解决未来的问题。短期内什么问题都不是当前学习能解决的,因为学习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决问题。短期的问题相对于来搜索或许会来得更快。
学习的目的更是解决未来的问题,未来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未来我想把屁股放在哪个椅子上?我想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或者说我想成为一名对整个社会有更多帮助的人。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我的连接途径是什么?写作?我想通过写作来帮助到更多的人。什么样的文章对这个社会的帮助性是最大的呢?我问了百度,百度给了我一大堆带色的广告。我搜索了知乎,也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找了必应,还会有点儿帮助,但是指向知乎。和现在的某些大师级写作者都有得一拼,没有名声的时候,还能老老实实地写文章,有了点名声就开始做广告,弄钱,割韭菜,很熟悉的节奏。
一个人之所以要读书,其实主要的作用是让自己知道一些自己应该知道的事情。而不是动不动就被别人误导。所以多读书,但是想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就得找名合格的教练,去认真学习偶像是怎么操作的,去分析自己和偶像之间的差异,是写作上或者观点上,或者成长上,对同一件事情,自己是什么看法,偶像是什么看法。找位偶像来学习对比,像镜子一样找出两者的差异化,去克服和解决。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减法,做减法的目的是简化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如果是有价值的话,不管是产出还是输入,价值只要足够,水满则溢。
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宝贵的?借用李笑来老师的话回答:一个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