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角一家四口生活的社会整体环境,影片中做了交代:这是个500个大学生抢一个保安岗位的年代。男主人金基泽曾经开过蛋糕店,做过代驾司机,他曾经也努力生活过,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还是待业在家,住进了半地下室。
他们一家四口通过欺骗、嫁祸的手段成功在富人家里找到了工作,并且都做的还不错,只是撒谎就像埋雷,潜在的问题,就永远会是个问题,计划也不可能永远天衣无缝,当心中的恶意从地下室走进阳光下,一切都以最坏的结果呈现。
男主人金基泽为什么最后杀死了社长?
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每次做的决定也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男主人金基泽在影片开始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没有底气的,消极的。
影片出现两幕醉汉在窗口小便,第一次醉汉跑到窗子旁小便,作为一家之主,金基泽没有做出任何的行动去阻止,只是在嘴上碎碎念,连吼都没吼过一句,已经麻木到见怪不怪了。第二次醉汉小便,金基泽两父子一扫之前的麻木不仁,直接出去和醉汉打了起来。
两次相同的情况,一家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行动,为什么?因为第二次他们一家四口都有了工作,而且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底气一下子足了,在他们眼里,他们已经和醉汉不一样了。所以,怎么可能容忍醉汉继续欺负下去。
金基泽从外表看起来忠厚老实,其实内心却是敏感自卑压抑的,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内心渴望平等。居住在半地下室时,他内心的情感都被自己隐藏起来了,随着一家四口都有了工作,生活渐渐好了来了,他内心的情感也慢慢开始往外释放。
一家四口在社长家里喝酒庆祝时,当他老婆说他活的像蟑螂时,他的内心受到了触动,他愤怒的抓住了他老婆的衣领;当社长夫人找他商量,要他保守保姆开除的秘密时,他觉得自己得到了社长夫人的尊重,他主动伸出手去和社长夫人握手。
当社长在车上提到自己夫人时,他提出了“不过还是爱她吧?”这样的问题。在他的价值观里,他以为他当了朴社长的专职司机,进了朴社长的家,他就是和朴社长一样的阶层,他就可以和朴社长在同等层面交流沟通。他完全不知道这在朴社长眼里他已经“越界”了。
他始终没有理解朴社长说的“气味”的真正含义。不是身上衣服的味道,也不是居住在地下室的气味,真正的“气味”是两种不同阶层的界限。
阶层之间的真正界限,就像味道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始终存在。他一直不知道真正的社会关系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平等交流是建立在平等阶层的基础上的。
当他最后看到自己的儿子,女儿双双倒在血泊之中,看到朴社长捂着鼻子拣钥匙,他的尊严得到了践踏,在那一时刻,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再也忍不住,最后拿起了刀,捅了进去,这一刀的代价,是永远呆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是精神上的彻底摧毁再加上肉体上的永生监禁,其实这比死亡更加痛苦。
鲁迅先生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撒谎就像埋雷,一旦被踩到,就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电影主角金家四口分析:
儿子金基宇看起来一表人才,然而却是个四次高考落榜的差等生(至少在中国按成绩来说属于),没有工作,总是琢磨着一些投机取巧、邪门歪道的伎俩,幻想跻身上层,实现阶层跨越。通过朋友介绍,用欺骗的手段当了富人女儿的英语家教,并且在明知道朋友喜欢那女孩的情况下,与之谈恋爱。为守住得之不易的工作,起了杀人之心,最后却被反杀。
爸爸金基泽外表看起来老实厚道,其实内心极度敏感,自卑、压抑。自尊心强,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即使物质上不满足,却渴望精神上的平等。“我可以穷,但你不能看不起我!”所以当他陷害原保姆的时候反复解释他不是打小报告的人;当他和社长交流的时候试图谈论爱情;当他家里被淹了之后,他第一反应是带走象征荣誉的奖牌。
女儿金基婷形象气质极佳,却是个极度利己主义者,没有底线,只要有利可图,便可以不择手段,智商哈、情商、诈骗天赋极高,尤其是造假能力获得了父母一致啧啧称赞。她一手策划了父亲和母亲两人的就业,毋庸置疑是这个家庭的最强大脑。
母亲忠淑思维敏捷,冷静果断,做事干净利索,是一位务实的人,曾经获得全国链球锦标赛亚军,身体素质好,所以她有能力杀死原保姆老公,深爱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