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段子:夫妻二人遇到船难。丈夫抛下不会游泳的妻子,自己一个人奋力的向岸边游去。他身后妻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渐渐的被海水没顶。我当时看到这里,在心中大骂这个丈夫太无情,觉得妻子太可怜,遇人不淑。
可是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原来这个丈夫一边奋力游泳,一边想,我一定要活下去,妻子不会游泳,我带上她我们两个人都会死。我必须回去照顾我们的儿子,不能让他孤苦无依。妻子在死亡之前欣慰的想,太好了,老公活下去,孩子就有人照顾了,不会是孤儿了。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汉昭帝去世。因汉昭帝无子,于是大将军霍光立刘贺为帝。刘贺继位后十分的荒唐,传说他在位仅仅在位27天就干了1127件坏事。便被霍光废黜了。
霍光废黜刘贺后,拥立刘洵为帝,是为汉宣帝。
刘洵是卫子夫的曾孙,也是巫蛊之祸们幸存者。从小在掖庭长大。娶了掖庭一个差役的女儿许平君。他二人一个是罪臣女一个是皇室遗孤。生活虽清苦却相濡以沫,过得十分开心。还生下一个儿子刘奭。
刘询被霍光拥立为皇帝,许平君进宫后被封为婕妤。
这时候霍光把握朝政大权,大臣们纷纷上书建议宣帝让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连上官太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刘弗陵的皇后)也如此主张。
这时候刘洵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
这是西汉历史上最温情的一道诏书。
臣下们由这道诏书揣测出了圣意:连贫穷时的一把故剑都念念不忘,何况是自己同甘共苦的发妻呢?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
刘洵立许平君为后的行为惹怒了霍光的妻子。她派女医淳于衍在许平君产后调养的汤药中下毒,毒死了她。
第二年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就被立为了皇后。
这里有个疑问,倒底宣帝知不知道是霍母杀了许平君?
我觉得他是知道的。
第一点,许后死后,宣帝即刻收押侍候许后的医者,拷问。说明宣帝已经意识到医者中有问题。但是霍光夫妇通过收买狱卒来避免淳于衍遭受拷问。但难免会泄露风声。只有淳于衍没被拷问,这本身就很可疑。
第二点。《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初,许后起微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及霍后立,亦修许后故事。而皇太后亲霍后之姊子,故常竦体,敬而礼之。皇后轝驾侍从甚盛,赏赐官属以千万计,与许后时县绝矣。上亦宠之,颛房燕。
这汉书中的对霍后的一段记载。霍成君当皇后,一改许后勤俭恭顺的做法。极尽奢华,对太后也不十分恭顺。但宣帝对她是专房之宠。这十分的可疑,宣帝在民间是过过苦日子的,他不喜奢华。为什么可以允许霍成君这样的奢侈的做派?还专宠她一人?
于其说是宠爱,
我看更像是捧杀。后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是集万千嫉妒和怨恨于一身。更是麻痹了霍家人,为自己掌权赢得了时间。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立三岁而光薨。后一岁,上立许后男为太子,昌成君者为平恩侯。显怒恚不食,呕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
刘奭被立为太子后,霍家母女多次想要毒害太子,都没有成功,因为有人给太子试毒!任何进太子口中的东西都有人试尝!可见宣帝对于霍家母女早有防范之心,防止太子重蹈母亲的复辙。
最后一点,史书上记载霍后专宠多年却没有一男半女。非常可能是宣帝不让她有孩子!
终于,霍光死了。
我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动手了。
霍家被灭族!霍后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被废。
废后诏书原文: 皇后荧惑失道,怀不德,挟毒与母博陆宣城侯显谋,欲危太子,无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庙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呜呼伤哉,其退避宫,上玺绶有司。
这道诏书浓缩成一句话毒妇,你不配!
后来废后自杀了。宣帝终于替许平君报仇了。
宣帝封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罪臣封侯!
这里简单提一下宣帝的第三任皇后,邛成太后。宣帝将太子交于她抚养。她不受宠也见不到皇帝。只专心照看太子。后来她又做了太后,太皇太后,享年七十多岁。
只因她是你的故友。是自小相识结交于市井的情份,我相信她会照顾好你的孩子的。
原来这世间最浪漫的事情不是殉情,而是你不在了,我一定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和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