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虎跑泉
虎跑泉在虎跑公园。我坐公交车过去的时候,公园还没有开门售票,但公园的大门开着。有人在电动车上绑着大塑料水桶,径直骑进公园也没有人拦挡。
见此,我便也径直步入公园大门,沿着平缓的山路,一路向前走去。
青冷的石板小路,丛茂的林木,淙淙的小溪,幽蔽阴郁的空间让人觉得,此处,几百年前,肯定真有老虎出没。
前行不过二三百米,路边一处双虎雕塑,下面有铭牌:虎跑。虎跑的跑字,念刨。虎刨泉,意思是老虎用爪子刨出来的泉水。这个雕塑,是韩美林的作品。这个雕塑,从造型和花纹上,可以看出韩美林非常浓郁的装饰风格。
再往前走不远,半山中路边的一处平地,有男男女女用各种塑料桶排着挺长的队伍。平地边的乱石缝中,有细细的水流汩汩流出。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泉。
排队取水的几乎全是退休的老人,可能是经常来此取水吧,他们之间也都非常熟识,塑料桶在排队,他们,则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聊天。
泉边的树下,立有标牌,说,康熙和乾隆南巡杭州的时候,都是指定取用虎跑泉的。旁边还有铜人,全是辩发清装的男子,有的蹲下用勺子往桶里舀水,有的用桶往水车里倒水,水车上标有“御”字,车旁还有穿马褂的官员监督。
趁他们水满换桶的时候,我俯身用手捧水尝了尝,除了清、冷,别的,没尝出啥滋味。
都说虎跑泉的水,倒入杯子里的时候,水面可以超出杯沿,而且,硬币可以放在水面上不沉底。呵呵,咱也没试过,结果如何不知道。但我知道,由于水的张力作力,一般的水都可以超出杯沿的。还是由于水表面的张力,硬币停留在水面,也算不上稀奇吧。也不知这虎跑泉天下第三泉的名号是谁给封的,有没有品评标准?
再往上走一段石阶,迎面一堵照壁,上有虎跑泉三个大字。照壁的后面,就是虎跑寺,寺中,有弘一大师的纪念室。
纪念室的门上,有金底黑字的大匾:以戒为师。廊下的石柱上,有联,一是: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公心。二是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头一联,象是古人的格言集录,意思是夸奖弘一大师为人处事品格高尚。后一联,有点玄学的意思,是说大师胸怀天下苍生,慈悲世人的佛学修养吗?
进了纪念室,是一尊大师的全身金像。大师身披袈裟,手持经卷,目光注视前方,面容沉毅。两边也有一联: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早年间,我不知怎么了,突然对禅宗产生了兴趣,买了美国人李普士写的《禅的故事》,还有弘一大师的《山无限,碧层层》,每日研看。可看来看去,也是我没有佛缘吧,对其中那些什么“吃茶去”,“十牛图”等等的公案、偈语,终究还是没能明白。但,弘一大师的一些诗词,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尽皆知的《送别》就不用说了。比如这首:“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读来象是一个小旦,从戏里款款走来,圆扇遮面,嘴里还咿咿呀呀的唱。
在大师立像的后面,一百巨大的电子屏。上面滚动介绍着大师的生平和成就。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巨富之家,曾经去日本留学,除了诗词以外,音乐与绘画俱佳。三十八岁时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当时,大师己经名满天下,在毫无征兆下突然出家,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不过,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能被世人理解的,终究不过是俗人罢了。就象是大师说的那几句话:“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看纪念室里的图版介绍,1942年10月,弘一大师在泉州晚晴室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圆寂。
1953年,大师圆寂十周年之际,因大师在虎跑寺出家,友人把大师的灵骨自福建泉州迁来杭州,葬在虎跑寺后半山之中,并立塔纪念。
打开高德地图,上面果然有弘一大师灵塔的位置。遂决心登高一访。
虎跑寺在大慈山中,这个山也叫虎跑山。虽然山路陡峭,但都铺有整齐的石阶。登山不难,但很累。
爬了半天,既见不到山顶,又见不到大师的灵塔所在。心里有点疑惑,坐下喘息的时候,拿出手机,再次打开高德地图。
地图显示,我己经早就越过了大师灵骨塔的位置。于是下山,拿着手机,对照着地图,拐向半山的一条叉路。
走不远,看见路边一株老树,树下有水池,水池中有雕塑,梦虎。一老僧睡于石上,旁有两只老虎下山。
这个老僧,就是唐代虎跑寺的开山祖师性空。传说,当年性空大师在此建寺,因周围缺水,准备搬迁。一天,性空大师在梦中得到神的喻示: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日间,果然看见两只老虎在岩壁上刨穴,石壁间有泉水涌出。虎跑梦泉由此得名。而且,这个虎跑梦泉,还是1984年评出的二评西湖十景之一。
过梦虎,山路边的坡上有一四方形木亭,亭下,山坡间开出一处弧形石壁,石壁半拥的平地中间,立着一个石幢,上写:弘一大师之塔。塔下,摆满了花篮。花篮的绶带上,写着:纪念弘一大师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累了。在弘一大师的灵塔旁找了块石头坐下。想喝水,翻了翻背包,找不见水杯。早上离开青旅的时候,我的水杯忘带了。呵呵,忍着吧。
可能是时间有点早吧,大师的灵塔前,只有我一个游客。此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送别》的旋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佛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在虎跑寺,除了唐代性空大师和现代的弘一大师,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宋代的济公和尚。
虎跑寺,也是济公和尚的归葬之处。现在,寺院里有济公塔院和济公殿等纪念建筑。不过,据说,这两处建筑是当年演电视剧《济公传》的喜剧演员游本昌捐建的。
济公塔院的殿门未开。门口有楹联:处事忍事不生事,自然无事;平心守心不欺心,何等放心。算是修身养性的格言吧。
济公殿的门口,有楹联:窗树绿满,烦公写蕉;炉火红深,与我煨芋。
殿里,墙上都是各种有关济公的神话传说故事。什么济公上梁、智戏妖道、火烧铁面佛、济公斗蟋蟀之类。有意思的是古井运木的故事,说的是净慈寺被大火烧毁以后,为了重建净慈寺,济公和尚从四川募化了一批木料,并使这批木料从净慈寺内的一口古井中拉了出来。济公重建的这个净慈寺,就是早上我路过,想进却没有进去的那个。算遗憾吗?既算,也不算吧。
在济公殿内济公像的两侧,也有楹联:一柄破蕉扇,一领垢衲衣,终日嘻嘻哈哈,人笑痴和尚,和尚笑人痴,你看怎样?奔来豁虎跳,奔去翻筋斗,到处忙忙碌碌,我为渡众生,众生不我渡,佛唤奈何!
虎跑寺中还辟有茶室。龙井名茶虎跑水,这是最上讲究的中国饮品。可惜,我来的还是有点早,茶室前面的空地上,小桌、滕椅、遮阳伞,就是没有一个客人。
想进去问问价钱。再一想,算了吧,也不喝,管人家多少钱呢。
我这人好象有点怪,一切有关东方神秘主义的东西,我一律都不感兴趣。比如,中国武术的太极拳化绵掌以至于五郎八卦棍少林一十三路弹腿,还有马大师的闪电五连鞭。中国医药的望闻问切悬丝诊脉牛黄狗宝。
茶叶,主要是我的感觉太过迟钝,在甘苦涩几种茶味之间,分不出好坏。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奢茶如命的客人。可我家里,只有单位发的劳保茶。灵机一动,我就把劳保茶加了一点蜂蜜给他端了上来。没想到,这人喝过一口以后,竟然大加赞赏,连说好茶好茶,还问这是哪里买的?叫什么名字。
我有点不好意思。主要是不好意思告诉他真相。只好故做神秘:不告诉你。
下山路过虎跑泉,取水的人依旧很多。借了别人一个水瓢,舀了大半瓢虎跑水,咕噜咕噜灌饱了肚子。
下一站,胡雪岩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