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是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对峨眉山的了解,只知道是佛教四大名山,可能读初中时地理老师讲过其他内容,但是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
以前,看过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知道里面的峨眉派掌门人是灭绝师太和周芷若。很佩服金庸先生的奇思妙想,以这座山之名创立了一个门派,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峨眉山。可见武侠小说不只好看,还普及了地理知识。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从成都出发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就可到达。这里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地。
导游事先让我们准备雨具,说一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是好天气。山上气温变化太快,要准备雨具和手杖,阴雨的时候多,晴天的时候少。她还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尽量不要买路边摊的东西,不卫生;别招惹滑竿的人,否则会一直跟着你。
来峨眉山,沿途留意峨眉二字的写法,竟然看到有好几种,究竟哪一种是对的呢?后来在山上的地理标志上才看到,应该是这两个字——峨眉。
峨眉山的名字的由来也有好几种说法,有说山清水秀之意,还有说是两山对峙而得名。我觉得在《峨眉郡志》的记载很靠谱,螓首蛾眉,美丽而艳丽。螓首蛾眉用来形容女性容貌美丽。
到景区后,转乘大巴到雷坪洞,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上山是盘山路。导游说,有300多个弯道,坐在车上被甩来甩去,我平时不晕车,十几分钟就感觉天旋地转,本来还想用手机拍拍沿途的风景,但是不敢看手机,努力地闭上眼睛睡了一觉才好。醒来时,看到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我心想,这山也太大了,但这只是一半的行程。
下了大巴车排队坐缆车,游客不少。听一个导游说,现在还不是旅游旺季,到了旺季光是坐缆车,要等上两三个小时。我们大约排了半小时坐上缆车。
3月末的峨眉山气温适宜,不冷不热,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略低,但体感不明显。当天的天气出奇得好,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我们下了缆车顺着山路前进,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兜兜转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向山上走去。
路两旁摆了不少路边摊位,卖各种零食和当地特产。还看见专门抬滑杆的师傅在揽生意,他们一看到年岁大的老人就主动上前打招呼,是否需要做滑杆。如果得不到准确答复,就会一直跟在身后,撵都撵不走。抬滑杆很辛苦,但价格也不低,要480元,还是有不少人坐上去。
约半个小时的行程到达山顶。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矗立在广场上的高高金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广场四周修建了几处庙宇。这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有的人在烧香祈愿,有的人在点灯求佛,热闹异常。
我虽然不懂风水,但这里视野开阔,居高临下,景色优美,一看就是风水宝地。
峨眉山金顶始建于唐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最高处的庙宇是金顶,庙前面的广场上很多人在拍照。手扶栏杆,远眺群山,层峦叠嶂,云海苍茫,向下望去深不见底。到了这里才能真正领略到峨眉山的高大,险峻,巍峨。
这里的海拔是3079.3米。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这么远的路,这么高的山,徒手上山都很难,当年是如何搬运东西,在山顶修建寺庙?
如果有时间,真该来峨眉看看,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领略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