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苏先生的日常(20)

最近签于家庭经济紧张,有两次我提议去金博大购物广场逛逛,都被苏先生婉拒了。

我最近物欲也不高,必须的东西在网上买,日常必需品附近的超市也可以买得到,所以已经好一段时间没去逛商场了。

昨天晚上本来出门去日月湖的,弄完两篇公号文章,从家出发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到了二姐(儿子姑姑)家,与她聊会天,回来的路上,苏先生临时提议去金博大超市,给儿子买点零食。

苏先生问我计划买什么,我说不知道,凭直觉买吧,我告诉他。

过去,我是一个做什么事,都喜欢按计划行事的人,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用脑子,觉得依靠身体的感觉去做事情,好轻松,自在。

像我写公号文章的时候,如果觉得身体抗拒,头脑空空,我就会让自己停下来,做别的事情,或者躺下来休息。

这样的允许,让我做什么事情都不觉得耗能量,而且有时候效率比想象的还要高。

比如有时候,我计划发两篇公号文章,结果上午突然不想写,当我不强迫自己的时候,休息放松后的我反而会在精神好的时候,高效完成。

当我尝试过几次这样不按计划,也可以很高效做事的经历后,我就更喜欢这种让自己慢下来的生活方式了。

不过,昨晚跟苏先生一起逛超市的经历还是很让人不爽的,这也是我们之间经常发生的模式了。

我在超市的一角买现打的五谷杂粮粉的时候,苏先生过来了,一看那些东西比他头脑里的价格贵了好多,立马开始他的唠叨模式。

一遍遍的说那些山药,芡实等有多么便宜,而这里的价格贵了好几倍。

这是一家专门卖五谷杂粮的上市公司,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多次深加工的,所以自然有它们贵的道理。

我这两天与台湾的一个朋友在聊一些饮食方面的事情,搬回家住之后,我觉得平时吃的东西不够营养。

这位朋友几乎一年四季都把这些五谷杂粮粉当做辅食,正巧超市里有这个,所以不管苏先生在旁边怎么说,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买。

最后当十二种五谷杂粮被打成粉,去前台结账的时候,苏先生还是摆着一张臭脸。

其实也没有太贵,总共一百三十多,打成了两小袋粉,够喝一两个月的了。

但因为我的消费打破了苏先生的固有信念,他觉得这些东西实在贵的离谱,他还说起之前有一次,他在外面打了五谷粉,比这便宜一大半。

不得不说,苏先生平时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但他有时候消费起来,也丝毫不含糊,比如买他喜欢吃的肉,他曾一次买过400多元的牛肉,还有一次买过五六十斤的苹果。

他可能忘记了我们只是三口之家!

五六十斤的苹果因为赶上了疫情,两个多月不能出门,最后扔的也大概有二十多个吧!

至于那些牛肉更不必说了,我是一点都不吃的,儿子晚自习放学回来,只能偶尔吃一点,剩下的几乎全部进了苏先生的胃。

但苏先生喜欢管人的毛病根深蒂固,只要超出他理解范围的事情,他就很难接纳,而且喜欢评判。

晚上回到家,跟儿子讲起这件事,儿子开玩笑地给我出主意,说下次他再这样,让我在超市撒泼打滚!

儿子的话倒真的提醒了我!

每次我与苏先生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是他唠叨,摆脸色,我在一边压抑,沉默不语。

我内在有一个信念,觉得在人多的时候,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也担心在公共场合闹翻了,不好意思!

所以,每次他才这样理直气壮的唠叨吧!

过去我们曾经因为消费理念不同,发生过很多次争吵,现在苏先生常常在我面前唠叨儿子乱买东西,喜欢囤积。

他已经很少再唠叨我,但一起出去买东西,有时候也难免会出现昨天那样的事情。

苏先生对金钱的匮乏与恐惧,像极了父母那一代人,当然我内在也是有这些匮乏的。

我需要做的是树立好自己的界限,自己该买的东西一定要买,同时多跟苏先生沟通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彼此不同的消费观。

当然,如果必要的时候,需要采用愤怒暴力的方式,我也会考虑用一下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