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编辑
最近这一两年市面上关于犯罪题材的小说是非常受读者欢迎的,尤其是以《余罪》系列的刑侦破案题材为主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余罪的形象虽然完全不像一名刑警,但是其性格却反而收到读者的喜爱,因为这体现出了其真性情。可想而知,后续的跟风潮也就随之而来了,各种各样的刑侦题材的小说基本上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可见关于破案推理这个话题有多么的火热。但是很多关于破案刑侦方面的小说,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破案的过程中,读者们在阅读这样的小说的时候也相当于体验了这样的过程,就好比以前电视荧屏上比较流行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的剧情一样。
这本由九滴水编著的《尸案调查科第二季1:罪恶根源》也是一本关于犯罪题材的小说,不过和《余罪》这雷刑侦小说不同的是,这本小说关注的重点不是如何去抓捕嫌犯,没有什么卧底等动作感很强的情节,相反关注的焦点在于现场的痕迹检验以及对嫌疑犯犯罪心里和动机的推理分析上,极大的体现出了犯罪心理学的强大威力。
在本书中身为读者的你可能看不到那些精彩的打斗场面,相反书中会出现很多破案前期对于现场证据的收集处理分析的情节。关于证据的收集处理,这对于侦破一个案件来说,在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但也是非常繁琐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来的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而是柔和了犯罪心理学在其中的一顿饕餮大餐。
书中一共写了七个案件,虽然里面的出场人物是按照第一季中来的,但是没有看过第一季的也丝毫不影响直接阅读本书,因为这七个案件基本上也是各自独立的,而且作者的笔墨也没有放在这些刑事技术室的人员上面,而是在犯罪现场上面。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案件感受到作为痕迹检验的这些刑事技术员的辛苦工作,因为作者本身也是刑事技术室的,所以里面关于这些细节描写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的。作为读者我们不仅仅能够看到这些精彩的证据收集痕迹检验过程,也能够学到很多部位普通人所知的知识。
例如在第一个案件“威廉古堡”里面在讲到高档别墅的凶杀案的时候,痕迹检验专家‘我’居然能够通过已经被打的粉碎的玻璃来找到一些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这里面的技术手段可以说令我们这些业余人士大开眼界。在复原碎玻璃渣的时候,作者在里面借用‘我’的口普及了玻璃的制作工艺,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平板玻璃碎片,里面的玻璃烧制中产生的基本上各不相同的‘玻筋痕迹’是复原碎玻璃渣的依据,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高大上,这就是理工科的技术活用在生活上的体现。
在阅读本书的案例的时候我们也能够看到数学等学科在生活中的妙用,例如在推断受害者遇害时间上,阿乐居然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就将其推断出来了。作者在写这些案例的时候运用的文字描写也是相当精彩的,采用了前期的证据痕迹检验与后期的犯罪嫌疑人的口述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使得整个案件可以最大限度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总之,本书在犯罪心里推理方面是相当成功的,而且里面穿插介绍的一些常识介绍也能让我们受益颇多。最后,在这里可以提一个问题,看过电视剧《洗冤录》的读者应该知道里面的主人公棺材子宋慈就是其母死后生产下来的,像宋慈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死后分娩”现象?什么是“死后分娩”呢?相信看了本书之后,身为读者的你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