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开心导师辅导发现,很多失衡是因不懂平衡,细节处理不当所致。原来这些失衡我是看不见的,但前两天的一次意味茶谈,让我认识到张驰有度,平衡自我,是多么重要。
第一次家庭交流会结束一个星期中,有过焦虑,有过浮躁,但大部分时间是平静的,有紧迫感的,开心导师发现我的过度“努力”后,在群内做过很多提示,意识上知道成长不是短跑,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但做起来显得有一些吃力,开心导师看到我身体易紧张,做事着急忙慌,觉得这样下去我后面会歇菜,开心导师提示了我几点后,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开心导师指出并让我看清楚自己做事的模式,把握不好度和节奏,且很容易着急,总想着做事要快点快点,觉得快点就是努力。
“快点就是努力的认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她的提问,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做事,父母习惯催促,搭车要趁早过去等车,办事要趁早等等,上一秒决定的事下一秒就得执行,不给自己停留、思考的机会。
经过开心导师协助,我这个偏差的认知得到了调整。有多少力做多少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多去承担、多做贡献是对的,但要量力而为。不是求快点做好,而是努力做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做,叫不爱自己,自不量力。为了让别人满意,自己做不到,还揽那么多活,超出了自己的负荷,会失衡。
一辆车不可能一直最快速度行驶,中间也需要停下来加油,花时间维修和保养。人也一样,一直工作,也需要休息。
让自己学着慢下来,感受当下的每一个过程,而不是着急忙慌,盯着赶紧完成某件事。紧急时,该跑则跑,平时身体需要放松时,就放松,这叫张驰有度。
把“快点”的潜指令,换成去观察、倾听、了解,学会过程中不断去梳理、盘点自己“收获了什么,变化在哪,哪些需要去调整……”。可以紧凑,但不是要拼命跑。现阶段的我,不需要快点跑,而是需要有节奏,循序渐进,张弛有度。
过于张或过于驰都是失衡的,所以要把握好度和节奏,做好平衡自我,失衡才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