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几个帖子讨论,这么冷的天,上海人为什么不穿羽绒服。小尤不禁想,现在的人没什么可好奇了吗,连什么温度穿羽绒服都开始好奇了。
因为在上海,秋天很短,而气温又阴晴不定,通常不算低,所以怕热的人用夏装就可以对付一整个秋天,最多套一件春装,话说春装和秋装有什么区别?而怕冷的人呢,直接用薄冬装对付秋天,就造成了乱穿衣服的现象。十五到二十度的天气,穿短袖的人说这么热的天,穿大衣的人说都已经是秋天了,看温度穿衣,还是看季节穿衣,各人有各人的标准。
于是到了冬天,因为秋天穿的厚薄程度不同,由此基础上再累加,区别也就变得明显了,并不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上海人十度左右为什么不穿羽绒服?并没有,十度左右穿羽绒服的大有人在,小尤可以肯定她表姐早就穿上羽绒服了,连裤子也是加绒的,因为她怕冷,再加上出行的交通工具是助动车,更加需要格外御寒保暖,而开车或乘地铁的人则可以穿得轻便些。不是开玩笑,上海的地铁在这一波寒潮到来之前的一天还开冷空调呢,可想而知室内是有多么暖和。所以,小尤和表姐除了夏天,其余季节穿的衣服都差着一季的感觉。
所以长时间在室内的人不需要穿这么多,同理可以参考北方,北方虽然冬天室外冰天雪地,但其实穿得却并不多,外面一件厚外套,里面则不会里三层外三层,否则在室内肯定热得抗不住。
如果想问小尤这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冬天穿不穿羽绒服,答案是看温度,最低温度零度以下才会考虑穿羽绒服和加绒裤,其余时间最多穿件毛衣加大衣,一条普通厚度的裤子,从来不穿秋衣秋裤。所以小尤很少买羽绒服,一件羽绒服可以穿上十年,可能穿的次数都不到二十次,因为上海的冬天很少达到零下。每当这样的日子,小尤妈妈就会早早地把她的羽绒服拿出来晾一晾,好让小尤拿出去遛遛,否则这衣服不穿,常年放在衣橱里浪费不说,还容易坏。
可以说,小尤家对什么温度穿什么样的衣服是有标准的。就拿这几天稍稍降温,最低温度来到了五度以下,老尤才把家里稍厚一点的居家服给翻了出来,小尤妈妈怕小尤会不会觉得冷,就对老尤说:“再把厚一点的拿出来穿吧。”
老尤听了眼一瞪,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这还没到冷的时候,现在穿了,再冷的时候穿什么?”这句话也可以完全解释为什么天冷了不穿羽绒服,现在就穿羽绒服,天再冷了穿什么,穿衣服也要精打细算,否则天冷了穿再多也不觉得暖了,把自己裹成球才能出门吗?
所以实际上是老尤根本没把最厚的衣服收拾出来呢,怎么能做到小尤妈妈说一句就把衣服变出来随要随穿,不得把它们从收纳袋里拿出来,再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穿上身吗?
所以小尤家的穿衣哲学是看温度下菜,不能乱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