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日午后,按照惯常,下午我要陪冬小宝去凤八上三点半的编程课。我们首先需要从家走到附近的公交车站,大概五、六分钟光景。如果刚好赶上所乘公交车到站,那么30分钟左右我们就可以到达校区附近的公交车站,下车后再走五分钟就可以到教室。所以满打满算每次上课我们需要花至少四十分钟在路上。考虑到期间有不可控的因素以及我不喜欢迟到的焦虑,所以每次上课我都会要求冬小宝提前一个小时出发。今天也如往常一般,提前一个小时我便开始提醒冬小宝换衣服出发,然而走出小区的时候我看到手表的指针已经指向了三点,显然比往常晚出发了半个小时,我的内心有些许不悦,但觉得时间尚在可控的范围内所以没多说什么,只是下意识加快了步伐。
所幸到达车站不一会儿车就来了。因为到没有直达车,所以中途我们需要在凤一站下车转乘另一辆公交车。可当车到达凤一站时,我迟疑了一下,鬼使神差地对旁边闭着眼睛昏昏欲睡的冬小宝说:“我们下一站下吧?”说这话的缘由是因为上次在凤一站转车时看站牌貌似多坐一站再转车也是可以的。可事实却是……下车后才发现距离我们需要转乘的264路车的站牌还有一段距离。“条条道路通罗马!”我暗暗安慰自己,翻看地图后当即决定同站换乘717路车。可再看时间,距离上课已不足二十分钟,一丝不易觉察的焦虑和不安涌上心头。恰巧此时,迎面驶来一辆717,我急忙拉着冬小宝跳上车去,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我大跌眼镜——因为着急没仔细看站牌我们把方向坐反了,这意味着我们反而离学校越来越远了,那一刻,烦躁涌上心头,还带了一点点愤怒。我努力克制自己,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接纳现在遇到的一切问题。我跟坐在车后排的冬小宝招了一下手,示意他下一站就下车。此时,距离上课已经不到五分钟了。最终,我决定不再等公交车,果断拦下一辆出租车,坐上出租车的一刹那,我再次安慰自己:迟到十几分钟也没有关系。
出租车如我所估算的时间到了,在校区楼下我告诉冬小宝先上去,我去便利店买东西,我悠闲地选好水和零食,然后坐在校区外面的长凳上吃完两块蛋糕,这才慢悠悠地来到冬小宝的教室门口,透过门上的玻璃示意他方便的话来拿水。不料,一看见我的冬小宝立刻抱着电脑冲出来,“赶快给我把电脑密码解开,我都等了你十分钟了……”哦no,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平日为了防止他偷偷玩游戏,我不得不设置了电脑密码,但今天上课却忘记这茬了。内心带着点愧疚赶紧给他解开电脑,心想这下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了吧?看到手机电量不多,我便找到一个没有课的教室,给手机充上电出去上卫生间了。又是一个五分钟过去了,我从卫生间返回,随手打开手机,看到……哦my god!手机收到好几条验证码信息,原来这堂课他们要在洛谷上刷题,冬小宝的洛谷账号是用我的手机注册的,所以每次登录都需要我手机的验证码,我又赶快腆着脸跑回教室敲开门把验证码告诉给他,处理完这一切,我又一次下意识地看了看表,距离上课时间已过去半个小时。
“今天这是怎么了?”我不由得问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这么不顺利? 比往常上课多花了五倍的车费,却错过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一个声音在我的耳畔想起,一丝懊恼、自责和挫败感从心头掠过。可同时,内心却也升腾起另一个声音:“所有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接受它、欢迎它,试着与它相处,看看它想告诉你什么?”
“掌控感……”我脱口而出,这个答案连我自己都有些吃惊。回想下午要出门时,冬小宝突然说肚子疼要上厕所,等换好衣服下楼时间已经晚了二十分钟。看到小区院子里的樱花正盛开,冬小宝又不紧不慢地拍了几张照片,全然没有任何紧迫感,似乎上课迟到与自己无关,我问他是不喜欢编程课吗,答案是否定的,拖延的背后隐藏着深深地抵触,我想掌控时间,我想掌控孩子,但这不是他的节奏。
从小我就是一个做事极度追求条理性和计划性的人,我不喜欢迟到,不喜欢失信于人,不喜欢东西乱丢......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掌控感给了我一定的安全感。然而三十而立后,每每面对人生中不可预见的波折和遭遇时,我常常会陷入深深的迷茫,失控感让我不由自主地焦虑。为人母后,不知不觉中我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约束和要求着孩子,看到他迟到我比他还生气和着急,看到他的东西乱丢我会要求他务必整理干净,我要求他要像我一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自律性,我似乎潜移默化地在把他变成另一个我,我也会因为他没能做到而有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所幸,父母赐予我的学习力让我在为人母后时不时停下来向外求,向内观,我惊讶地发现,一个人的幸福感不光与掌控感有关,首先需要自我悦纳。我想与以往相比,今天的我之所以能够平和地对待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不再纠结于如何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而是学会了向内关照,敞开胸怀拥抱他们,接纳他们,并尝试学习与他们共舞。每个生命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我懂得了什么才是敬畏生命。虽然他的肉体与我同呼吸共命运了十个月,可是在他的人生中,他才是永远的主角,而我,只是这个生命成长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不再惧怕无常和变化,因为万物都有裂隙,那是光招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