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产品的前辈聊天中学到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所有的需求都要在场景中去发现,而不是想一个需求去找它适合的场景。也就是任何没有的场景的需求都是伪需求,都是产品经理意淫出来的。
比如一道我的群面试题,在大学生活里最痛苦的,最不便利的事情是什么?一个研究生第一个发言:实验室里食堂太远,吃饭不方便,外卖贵而且没保障,所以应该做一个食堂外卖。咋一听很有道理吧,而且场景确实存在吧,但是,这个场景发生的概率大吗?是不是一个大部分人的痛点,具有普适性吗?
这的吃饭指的是午饭和晚饭。
以我的学校湘潭大学为例,湘潭大学是一个综合大学,学生大约有3万人,每天在试验室里的人最多不会超过2000人,其中还包括上课做实验的学生500人左右,这500人不涉及在实验室吃饭的问题,下课就可以走,不会停留。剩下的1500人占整个学校总人数的5%,即使是理工类学校这部分人也不会超过10%,这还是假设他们都在试验室吃饭。那么其余的学生会不会有食堂外卖的需求呢?其余的学生大多在教室,宿舍。从湖南几所高校看,宿舍距离食堂都不远,而且在宿舍的学生不急于吃饭,他们离得近时间足,所以他们不是食堂外卖的用户。那教室里的学生呢?又可以分为自习和上课,自习的学生吃饭时间同样也以安排,而且自习室不允许带食物进入,所以他们也不是食堂外卖的用户。上课的学生下课以后回寝室那么吃食堂也不是问题,如果不会寝室,在什么场景下会点外卖,时间紧,中午可能吃饭的时间短,而且下课赶去的地方路上没有食堂,没有可以吃饭的地方,这个时候他才会点外卖。
综合看来食堂外卖的场景少且有这个需求是少数的用户,同时对于有需求的用户食堂外卖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需求的强度小。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相对小。这个需求可以说是为需求。
那用户少这个需求就不值得被考虑吗?也不是,那要看这个小部分用户的性质,如果这一小部分用户是我们产品的脑残粉,,是热衷于传播和分享的用户,是“1990”原则里的“1”,那他们的需求就是强需求,对于产品而言优先级也是很高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中这个小群体的需求是成本远小于价值的。
最后总结,需求要从场景中来,而人构成了场景,分析场景也是在分析场景下的人,没有场景的需求的都是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