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回家一趟,有三天没有写东西,感觉进入状态都有些慢了。一定要养成长期写文字的习惯。
回家看看父母,每次都会让我很烦躁,时间长不回去很是惦记可真的回去了却待不下去。记得上学的时候特别盼着回家,家里有围着我转的父母,有爱,有温暖,有我熟悉的生活,每次回家就像浮萍在水面漂泊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内心会温暖富足。不知从何时起,现在回家变成了一项任务,时间久了就要执行一次。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生活的还算其乐融融,我会怀念每天去院子里摘蔬菜,会怀念井里打出来的渗凉的水,会怀念满地的青蛙和万剑飞舞的蜻蜓。会想吃妈妈做的菜,就连白菜也有特殊的味道,会每天盼着哥哥放假可以回来团聚,做一桌子的菜,一起看电视。
现在条件好了,人似乎却变了心情,妈妈不会再做熟悉的饭菜,菜的味道很普通做的也很慢,拿个东西就叨叨的说个不停,爸爸也是说走就走,不交流也不听。虽然哥哥买了楼也买了一个二层楼的一层平房,家里却更散了,妈妈住楼,爸爸住平房,两人基本不怎么交流,我每次回去都要两头看看,吃饭的时候爸爸不及时去,即使我领着孩子回去他们也是各自玩各自的手机。
都说有时间要多回去看看父母,他们年纪大了盼着我们回去,盼我们回去的心情是真的,随着娱乐文化的洗脑,似乎我农村出身的父母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看抖音看快手,基本上手机不离手,我一年回去三四天,他们跟孩子玩的时间连半天都没有,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在看孩子,不知道是哪里变了,生活越丰富多彩,心就不再简单真挚。
每次精疲力尽的回来都有些不解,不知道我一年一年到底有什么追求和意义。
现在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坚持读书,努力手写生活,将来靠写作冲破低层次模式,实现自己的意义,能活的舒服思想高尚。
再来说一说我哥哥,很奇怪,我真的没见过这么好的一个人,很感恩他是我哥哥,也很遗憾他是我哥哥,因为这个世界对好人并不友好,看着他每天那么累用那么多辛苦换来现在大众的生活标准,却还在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不巴结不奉承,不收礼不送礼,能为一个最普通的人付出时间和金钱,并不去想被感恩。我哥哥一路埋头苦学,即使现在也从不用手机看没用的视频都是听国学,读过很多书,却没被一本转变过思想。
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很多书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从我哥哥身上就能看到一点答案的影子,读书只是自己喜欢并不会做任何改变。
其实就像我看一本书思想觉悟上会有很大感触,但真正让我去按照书上去做一件事,我也是做不到了,比如控制情绪,这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自己却总是做不到。
最近在看一本书【向上生长】很符合我现在的看书风格,字数很少,道理也很少,人为什么要学习因为人也符合一种热力学规律,一直不学习就会在低活跃状态下,这样下去就会逐渐熄灭,人体顺应喜好自然生存是习惯放纵走下坡路的,这是自然趋势,所以学习就是逆趋势。我们要想维持前进状态就要学会与身体博弈,抢占时间片,并且要适应身体,不为难它,它才能给你干活,这些都需要你静下心来思考和感受的,大脑会给习惯的动作修上连接的路线,只要我们刻意练习形成习惯循环,这件事就不再困难就像每天需要刷牙一样。
我们根据自己的见闻眼界形成自己的知识背景墙,当一种东西我们没见过,很难有信息的认知,导致对很多事件见解看法不同,如果从四个方面都见过那再出现时就会固化在大脑里。所表达的形式也会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