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去年生日时,阴雨天气,秋冬之末琐事缠绕,加上我珍视的朋友并不珍视我,除父母外没人记得我的生日。这让我沮丧极了,感觉被世界抛弃了一样。我记得买了个小蛋糕,贵且难吃,晚上我一个人在天台木着脸吃完了,冰凉且腻,如鲠在喉。我发了条朋友圈吐槽,一位不太熟的石老师在下面评论:“ 不要生日,要快乐!”
我豁然开朗,既然生日不快乐,那我就抛下生日,直直接接地去找快乐不就是了。何必背上这沉重的壳子!让我不快乐的东西,就扔下,去找让我快乐的东西不就好了。
我们似乎经常陷入这样的窠臼,本该让我们快乐的事情却没有让我们快乐,便让我们倍加难过,难过的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一种“这件事本不应该这样”的落差感,让我们深陷其中。但快乐是随心的事情,不是随某个人某件事,不是非得有了某件事我才会快乐。
别让心情跟着这个人这件事这个人陪葬,该扔就扔,去看看别的,快乐的事情多的是。
说到底,快乐是自己的事情。与其说等待某个人某件事给自己带来快乐,不然自己去寻找快乐,自己带给自己快乐。
所以,今年的生日,我决定自己去找点乐子,没有做计划,就这么去了。我去了围着东湖骑了会共享单车,然后在听涛区里逛了一个下午,再快快乐乐骑回来。
我记得路过一个公交站,几个老爷爷在聚着学看公交牌,像是要出门聚会;我记得路过一个小学,几个奶奶隔着栅栏给孙女送饭,小朋友们坐着吃,奶奶们在外面站着等着,时不时聊两句话,我小时奶奶也这样给我送饭的。
真的,公园是个好地方,外面有百态社会百态人生,此处,确实我们共享的、难的的静处。坐在椅子上闭着眼,晒晒太阳,静心听涛,听叶奏,听鸟鸣;然后睁眼,时时走走停停,观秋天的层林,观亭影,观柳条随风。不必为所做事安上任何形式,更不必列什么必备清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些无意义的事情也无妨的。
把公园当做世间偏处一域,我在此亭暂歇。
我望向人类社会之外的地方:我看野鸭子猛扎进水里,又从另一个地方钻出来。我想象着池子里的金鱼如何在它们的小世界度过一生,也想象着一片叶子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的变化……
同时,站在人类世界的边缘,我也回望这个我生存的人类世界。路过一个地方,有一棵矮矮小小的树,它独自在水中站立着,在离岸不远不近的位置。在陆地的边缘,那它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呢,会不会和陆地上的树不一样呢?于是我尝试着站在东湖的一个广角处,不望向湖面,而转身,回看陆地:会不一样的吧。
这是一趟随心而走的出行,兴尽而返。我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去安心地浪费时间了,最近的还是小时候。不虚此行,确实快乐。
走的时候是傍晚了,我出了公园,还是骑自行车回去,忽然想起小学时漫步在放学路上,看见田路尽头家里晚饭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