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将从图书馆借的《莫言合集》倒腾了出来,厚厚的一大本,有些头疼又觉得有些好笑,因为自己已然不记得当初借这本书的初衷。
终于在抽了一个晚自习,翻开了第一页,是《蛙》,开始看的时候不时被室友吐槽笑得像个五百斤的胖子,确实,文章不难发现有莫言式的幽默,通过民俗气息浓厚的描述代入感很强,以至于我看到末尾虽心存疑虑却仍以为像部传记,是的,后来被知乎的各路大神打脸。一趟知乎逛下来,觉得自己的理解还是太浅了些,也说明这部小说值得一看再看。
总觉得自己乱七八糟的有营养没营养的网络小说看多了之后,除了看到同一类型小说能很快判断作者功力如何之外,还锻炼出了一副快速阅读的本领,于是花了三个晚上,看完了《蛙》,当然,肯定还会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毕竟其中的很多细节描述、情节铺垫,看完之后回想起来,当真值得拍手称快。
但这并不是一部看完让人神清气爽的小说。
那个对党和事业有着僧侣般忠诚的“姑姑”用双手迎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也扼杀了那么多还未出生的婴儿,善与恶,混杂着,交融在一起。
一桩桩悲剧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阵痛,人类最起码的生育权利被强制的剥夺,计划生育,所谓“计划”,仿佛便是我觉得人口多你得少生,人口少了你就得给我多生罢了。
一条冰冷的政策,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便可以轻易夺去了那幼小的甚至大人们的生命,造就了那个特殊的时代。
现在,又好得到哪儿去呢?
所以这部小说能成功出版并被允许出售,也算得上是个谈资。
很晚了,剩下的,改天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