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推理和论证。包括第4,5,6章的内容。
第四章 论证分析的方法
本章先提出了重构论证的原则方法,接着又列举了重构论证时常见的两种情况:缺少前提和扩展的论证。随后又提出针对推理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论证分析的方法也不同。最后将论证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分为规范性论证和非规范性论证。
论证重构的两个关注点:
1.如何组织论证使其表达论辩这的意图
2.如何组织论证使其尽可能有说服力
重构论证的原则方法
- 忠实原则:尽量站在辩论者的角度,仔细陈述辩论者确实要表达的内容。
- 宽容原则:最大化论证构件的真值以及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强度(前提为真推出结论为真;证据为真)。疑点利益归于辩论者。
- 忠实原则大于宽容原则。
重构论证时的两种常见情况
- 缺少前提:我思,故我在。缺少隐含的前提。
- 扩展论证:一个论证的结论可以作为另一个论证的前提。
推理类型:
- 演绎推理:决定性的,前提必然推出结论。前提为真,必然推出结论为真。
- 归纳推理:非决定性的,前提不必然推出结论。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可进一步划分成规范性论证和非规范性论证。
- 非规范性论证:描述事实
- 规范性论证:评估个人,行为和事物,个体(不)应该做什么,事物(不)应该怎样。好坏,对错,公正/不公正,美丑;必须的/禁止的。
规范性判断:关于义务,关于价值。
关于义务-一般的/特殊的,允许/禁止,关于对错和责任
关于价值-一般的/特殊的,好坏/优劣,关于行为或事物
与品味,法律,审慎(对利己事物的断言:对抗你的老板对你没有好处)和道德(公正或不公正,应不应该做)
在确定结论是规范性判断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区分属于哪种规范性论证:美学的,法律的,审慎的或道德的。
省略了前提的规范性论证:是否等价于隐藏了价值观假设的论证呢?
第五章 评估演绎论证
评估演绎论证有两个标准:有效性,可靠性,说服力。
有效性
前提蕴含结论,由前提的真必然推出结论的真
有效:只能用在一个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论证上。
无效:只能用在那些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的论证上。
说论证有效的另一个方法是论证保真性,即,前提的真保证结论的真。
无效性:真前提和假结论。
有些论证具有保真的特质:(第5章提到了两种保真的论证形式-命题逻辑和直言逻辑,第四部分详细说明了这两种论证。)
命题逻辑:组成前提和结论的语句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从而将前提的真传递给论证的结论。保真性取决于论证的前提和结论的语句间的组合关系。
直言逻辑:在前提和结论中有一些项,项之间有特定的关系,使得论证的结论在前提为真的条件下,结论也为真。
论证是命题的还是直言的?
命题之间的连接词有:
或者。。。或者。。。;如果。。。那么。。。--> 命题
前提中有表示数量的词:所有,没有,有些 --> 直言
有效性的实际作用:当一个论证满足有效性标准时,它的形式是有效的。如果所有前提都为真,则结论不可能为假。如果a是猫,a是猫科动物。这论证形式是有效的。结论就是真的。
可靠性
一个论证是可靠的,当且仅当它是有效的,且它的所有前提都为真。
一个论证是不可靠的,如果该论证不具备有效性或真前提,或者两者都不具备。
如果知道一个论证是可靠的,那么我们不仅完全有理由接受其结论,而且必须接受其结论。
可靠性的实际作用:如果一个论证是可靠的,那么:
- 在论证有效的条件下,你无法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断言其前提却拒绝其结论。
- 在论证有效并且其前提全部为真的条件下,你无法在不说错话的情况下拒绝其结论。
有效但不可靠:意味者它至少有一个假前提。
如果一个论证不可靠但是所有前提都为真,意味着论证形式是无效的。
说服力
说服力的三个条件
- 可识别的有效性
- 可接受的前提
- 比结论更加明确可接受的前提
一个不可靠的论证也可能有说服力;可靠的论证也可能没有说服力。(可识别的有效性和真前提可能并不足以使一个论证有说服力。)
说服力:形式有效,前提比结论更令人接受。
先有效,后可靠,最后有说服力。
第六章 归纳论证分析
归纳论证的评价标准有:归纳的可信度,归纳的力度。
归纳论证的特征:
- 结论总是表达前提中没有的信息,结论并没有被严格包涵在前提中;
- 新获得的证据总是能够改变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有时增强,有时减弱。
归纳论证即使不能从前提必然推出结论,他们也通常通过提供证据使得结论很可能为真或者有理由相信。这就是通常把归纳论证的前提称为“证据”的原因,同时归纳论证的结论总是可能受支持但不能根据前提被完全证明为真,他们有猜测的成分,因此常被称为“假设”。
归纳论证的类型:
归纳论证的类型有:枚举归纳,统计三段论,因果论证和类比论证。
枚举归纳:
使得某类事物的所有成员都具有(或缺乏)某个特征。
全称概括,非全称概括
枚举归纳论证的任何例外都是一个反例。这样的例外证明了结论的假。
枚举归纳的另一个类似用法是预测未来和解释过去。
统计三段论:
如果一个类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事物具有某个特征,就认为该类具有该特征。
大多数a是b
h是a
---
h是b
在统计三段论中,前提的概括必须是非普遍的,否则该论证就是演绎的,而不是归纳的。因此,在统计三段论中,总有一个非全程概括的前提。
因果论证
判别因果关系的方法有:契合差异法和共变法(穆勒五法中的两个)
契合差异法:
- 契合:某个现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所共有的因素很可能就是该现象的原因。
- 差异:只在某个现象发生的时候出现的因素很可能是该现象的原因。
共变法:
- 当一种变化于另一种变化高度相关时,其中一种变化很可能是另一种变化的原因,或者他们都由某个事物引发。
- 当一个现象的变化与另一个现象的变化高度相关时,其中一个现象很可能是另一个现象的原因,或者他们都由某个第三因素引发。
类比论证:
类比是否成立取决于:
- 用来对比的事物或特征的数量。数量越多,类比越可靠。
- 事物间异同点的相似程度。相似度越高差异度越小,类比越可靠。
- 归于假设的特征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大,类比越可靠。
- 关于证据的假设的大胆性。假设越谨慎,类比越可靠。
评估归纳论证的标准:可信度,归纳的力度
归纳的可信度
一个归纳论证是可信的,当且仅当它的形式是这样的:如果前提为真,那么接受其结论为真是可信的。
归纳可信是日常论证和科学论证应该具备的两个必要特征之一。
归纳的力度
一个归纳论证是有力的,当且仅当:1它是可信的;2它的前提全部为真。
归纳可信度的实际作用:
- 如果一个论证的可信度高,那么只要它的前提全部为真,就有理由接受它的结论。
归纳力度的实际作用:
- 如果一个论证的归纳力度强,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接受它的结论,因为它有一个可信的形式并且前提全部为真。
总结
论证分析要先识别论证对论证进行重构,再评估论证的有效性。本书的第二部分包含的第四章提出了论证的重构及重构原则,第五六章提出了两种论证类型即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评估标准。演绎论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与归纳论证的可信度和力度相对应。在讲述完有效论证(第二部分)之后,会开启第三部分的无效论证(各种谬误)。本书的第四部分是对保真的命题逻辑和命题逻辑的深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