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外公

         我的外公李扬声老大人,老家人亲切称呼‘’扬满嗲‘’。上至七八十岁老人家, 下至几岁小把戏,说到扬满嗲无人不晓。外公德才兼备,深受乡亲们敬重 。

        外公去世一年有余,而我至今仍然经常想起他老人家,他清瘦单薄的身影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再过几天是外公的生日,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机会陪外公过生日了,无法看到他老人家了,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外公在世时,外婆已于1983年去世,几十年来,他自己独立生活,烧茶煮饭,洗衣扫地,操持家务、农事。天天自己一身整洁,家里一尘不染。外公思维清晰,视力极好,每天看书读报,舞文弄墨是必备功课。即使去世前仍然如此。

       外公的一生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有着不为人知的传奇与坎坷。外公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在湘北一个山村,年少时,勤奋好学, 知识渊博,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与豪情。他与原岳阳市委书记李朗秋、李熙珊(原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等人是同窗好友。抗日战争期间,外公与同学们求学时,学校遭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师生在外逃难,历尽危险艰辛,但不忘刻苦学习,后来外公他们被衡阳儿童教养院收留。新中国成立之初,外公任湖南醴陵市供销社储运股长。正当他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奉献青春热血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厄运降临,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外公所领导的一个下属,监守自盗仓库几匹棉布,然后栽赃于外公。外公百口难辩,蒙受不白之冤,发配边疆做苦役。可怜的外公,在新疆受苦受难十几年。苦难的的生活并没有压倒外公,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外公释放回来,已经人到中年,虽然一无所有,但是充满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外公与外婆结合后相敬如宾,甚是恩爱,苦中有乐,乌云密布的黑暗生活一去不返。外公的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确实堪称典范,让人称赞不已。虽然年轻时遭受诬陷差点被至于死地,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什么抱怨,他多么希望尽快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但因时过境迁,希望石沉大海。他只能把过去的一切默默藏在心里,仿佛没有发生一样。

       外公忠厚善良一世,几十年来也从未见过他老人家与别人有过什么矛盾,过节。他言语不多,实实在在,不管对什么人从不阿谀奉承,但态度极好,总是轻言细语,和蔼可亲。外公清清白白,与世无争而又乐于助人,服务乡亲。外公文笔好,写得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邻里乡亲,红白喜事,报告申请,吟诗作对,有求必应,乐此不疲。至于报酬,从不计较,许多时候还要自己倒贴纸笔墨砚开销。即使操劳过度,身患疾病也照办不误。如果有什么文墨之事,老家人一句话就是:找扬满嗲。因此  ,外公深受乡亲们敬重和爱戴。外公去世时,虽然年已九旬,但乡亲们纷纷感叹,遗憾离世。

       他对晚辈充满爱意。记得我搬到荣家湾之后,外公听说了,自己独自乘车去祝贺,可惜我没有得到消息,老人没有找到我的住所,只好回家。每一次见到老人,他总会询问我儿子学习、成长 ,询问我们一大家人情况。每一次我去看望他,给他一点钱,老人总是推迟,要我强行,只好接受。对于我给的钱物,他总是感到过意不去。每一次见到外公,老人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可惜的是,这几年我因工作调动,与外公相隔较远,没有经常看望,而今外公却离我而去,我只能在心里时常怀念。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敬爱的外公,我们永远怀念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清明及至,给母亲打了电话,她说四号去上坟。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买一篮包扎精美的花...
    呦呦鹿鸣5325阅读 2,325评论 0 0
  • 外公姓鹿名友泉,生于1912年,卒于1996年,在苏北一个叫鹿台的村子里出生去世。生于兹老于兹,但却一生历尽沧桑,...
    入红尘难阅读 2,934评论 2 4
  • 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公是一个老公安,后来离休后,在家喜欢看书,学习,写文书之类,非常注重精神生活。 ...
    听我想听的歌阅读 1,287评论 0 0
  •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外公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 还记得见外公的最后一面,由于要赶去学校补课,特意在走之前再去看...
    乐山乐水乐无穷阅读 472评论 0 3
  • 1 又一次在电梯里相遇。不同的是,这次还有其他同事。 我们相互看了一眼,但并没有打招呼。他与其他人谈论着去哪里吃饭...
    宋别暖阅读 4,741评论 2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