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科学看儿童数学教育(一)
我害怕数学,觉得数学太难,怎么学也学不好,甚至毕业多年后还做数学考试的噩梦。我很怕自己对数学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影响数学成绩。
我从现在开始重新学习数学。对一个想成功的人,什么年龄学数学都不晚。
我跟女儿一起学习数学,学习距离,她出狼吃猪的题给我做。
1.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数学是人成功的元能力之一。数学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具。
考虑复杂问题时,大脑用的是图画或图表。数学不只是测量和验证通过其他方式形成概念的工具,更是产生新观念的工具。
学龄前的数学教育会对孩子上学后的识字和计算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习时间、形状、度量、数字等相关的数学概念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 幼儿几岁开始学习数学?
数学脑的开发,越早学习数学越好。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婴儿出生时,就有专门与数字数量相关的大脑结构,独立于支持语言处理的大脑结构。学数学不需要区分年龄,根据孩子感兴趣的程度和已掌握的技能来尽早启蒙。
Sharon Griffin (2002)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五岁前后出现思维上的重大调整。大多数儿童在进学前班前,已在心中熟悉了创建,完善,选择运算策略这一动态过程,足以应对基础数学问题。
数学启蒙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效果差别很大。给孩子一个有数学意识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用游戏和对话的方式让孩子熟悉数字,开始他的数学启蒙。
3. 幼儿如何学习数学?
数学生活化。
让孩子了解电话号码、日期、车牌号等抽象的数字跟生活情景联系在一起,孩子觉得算术对他的生活是有用的,那么对算术的兴趣就会变大,心里也会越来越有“数”。
数学沟通化。
比如盛饭的时候,可以叫小孩帮忙拿筷子,问她:“家里4口人,该拿几根筷子?”她发现,如果一双一双地加,是8根筷子,但用刚学的乘法来算,是4双乘以2,也是8根筷子。
过生日时,分蛋糕切四瓣,那么其中一瓣就是1/4,两个1/4就是一半,让孩子形象地了解分数的的实际应用。
数学应用化。
小朋友爬楼梯的时候,可以让他数数多少级楼梯。
可以带大一点的小朋友去楼下的超市买东西,给她十元钱,买一杯酸奶3元,一包纸巾1元,那需要找多少钱呢?